治蜀兴川创城记·砥砺奋进的五年
——四川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巡礼
如何理解“文明有爱”?对于一座文明城市来说,是灵魂和内涵的所在,也是市民素养的基本标志,反映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四川省乐至县以越来越高的市民幸福指数、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深刻地诠释了“文明有爱”的内涵。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乐至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使创建活动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让文明的种子在“帅乡儿女”身上生根发芽,谱写了“美丽怡然帅乡 文明有爱乐至”的新篇章。
在乐至,无论行走于蟠龙湖畔的林荫道上,驻足于帅乡广场,还是漫步于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静谧与安闲。而这些,与乐至县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密不可分。乐至县紧紧围绕“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实施“四区统筹、四区同建”,建成二环线、望城大道、文峰大道等6条大道,盐湖新区骨干路网初步成型,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中等城市框架。实施市民500米休闲工程,建成16个公园广场。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600余户改造工程,新建13处居民集中安置区,共50余万平方米并交付使用。实施引绿入城工程,启动“绿化全县”行动,在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1.5万余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1%。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白加黑”改造、完善全县环卫基础设施等,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除此之外,乐至县还广泛开展环境卫生、农贸市场、交通秩序、校园周边环境、建筑工地、“五小”行业、占道经营、窗口服务八大专项整治,拆除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违章搭建物200余处,规范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摊位2000余个次,有效地治理了乱扔垃圾、占道经营、无证经营、不文明施工等乱象,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环境,优化了城市管理。整洁优美,文明生态的现代城市新貌已扮靓乐至县城。
一座文明的城市,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表”,而且要有丰富的“内涵”。
文明创建的关键在人,核心在人的素质提升。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乐至县不遗余力让群众生活的环境更加“有爱”。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成立了36个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学雷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1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各类志愿者达5万人。常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帅乡志愿、有你有我”等系列特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力选树典型模范,建立典型选树月报机制,开展乐至好人、乐至美德少年推荐评选活动,积极向上推送各类典型。近三年来,先后推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1000余人。同时,广泛宣传学习道德模范,举办道德模范事迹巡讲报告会,设立“好人榜”、电视台专栏,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文化市场整治,扎实开展儿童跳蚤市场、中华小导游、中华经典诵读、文明上网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乐至县还加快建设镇村道德讲堂、学校少年宫、“星级留守学生之家”,常态开展活动;积极组织道德大讲堂“善行帅乡·德进万户”道德模范事迹巡讲活动,让道德模范深入村社,与广大农村居民面对面交流,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通过典型评选,进一步在广大群众中培育了德孝、互助、学习、和美、洁净、勤劳、节俭、诚信之风,形成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新型人际关系。”乐至县文明办负责人说。
志愿服务、好人评选、道德讲堂……当这些“文明有爱”的细胞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乐至这座道德文化之城,和谐文明之城。如今,大爱的种子已广撒帅乡,不仅为乐至注入了文明血液,也鲜明地诠释了这座城市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