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标注城市精神新高度
内蒙古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侧记
王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综合实力、内在魅力、发展活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大考”。内蒙古通辽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置于全面提升工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定位,置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发展实力、扩大对外影响的视野来思考,置于坚持为民解忧、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要求来把握。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名通辽人的共同心愿和追求。奋进路上,文明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传递。
惠民利民
打造和谐宜居生活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在搞形象工程,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通辽市借助创建这个平台,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的综合提升,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市住建部门将每年的工作规划与创城工作相结合,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质升级。积极推动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场和新城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实施公交智能调度工程,更新主城区公交站亭、站牌,调整公交线路,新增节能环保公交车;实施水质提升工程,定期监测、检测主城区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向社会公布。
生活环境不断美化。开展清捡沿街沿路软包装废弃物、清理卫生死角、整治楼道等活动,清除垃圾,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小广告,粉刷美化墙体,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顽疾有效治理。出台了《通辽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推动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拆违拆临、户外广告治理、早夜市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完善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实现了由“突击性”向“常规性”的转变。
崇德向善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通辽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线,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参与平台,提升市民素质。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万家。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社科辅导员微宣讲大赛等活动,提升干部群众的认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通辽市民公约》和《社区居民公约》,开展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制作围裙、手提袋、文明礼仪宣传折页等40余万份,发放给广大市民;制作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宣传板和公益广告,使“24字”基本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践行。
建设“好人之城”。发挥先进典型的感召力,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通辽人评选活动,开展各级道德模范事迹展览展示、基层巡讲、故事会巡演以及“传帮带”等活动。将道德模范事迹制作成微电影、微视频、话剧、二人转等,进行巡回展演展播。常态化开展“通辽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去年每月公布一期“通辽好人榜”,每月在一个旗县市区召开一场发布活动,今年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交流活动。今年创新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通辽群星365”典型发布活动,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战线,每月一发布,广泛挖掘和树立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努力形成群星灿烂的先进群体格局。
做文明通辽人。以“爱我通辽 见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党员干部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刊播、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十大文明行动”、道德讲堂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破釜沉舟
全力打赢创城攻坚战
通辽市直面矛盾和问题,拿出打硬仗的勇气和打胜仗的气势,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往实抓,确保圆满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在中区市直单位部门层面强化包联社区工作机制,在科尔沁区和开发区层面实行区领导包街巷和街道办事处工作责任制,让每条街路、每个社区都有领导和单位包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实地督导,现场办公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落实了创建主体责任。
先后印发创城三年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明确整体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对全部指标进行了责任分解;制定目标责任落实机制、督查机制、问责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下发任务清单、活动清单、材料清单、整改清单,整合了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
找差距、补短板。下发《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阶段补短板工作方案》,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市民素质、未成年人工作、公益广告宣传六大类36类短板问题,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摸清底数,对标落实,逐一把关,逐个整改。设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对账销号。市文明办约谈13家创建工作滑坡的文明单位,以壮士断腕的魄力,齐心协力打赢创城攻坚战。
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坚持目标靶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今年5月份以来,针对露天烧烤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分工负责、合力攻坚露天烧烤问题,安排巡查人员常态化巡查,有效整治露天烧烤、乱排油烟现象,全力改善城市面貌。
从硬件配套到公共设施,从小区环境到道路交通,从路面保洁到餐饮安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一个个蝶变的瞬间,也留下了百姓良好的口碑,并转化为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创建的实际行动。
接下来,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节点。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短期的功利行为,而是需要不断传承的幸福接力,从而让这座城市更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
通辽,一座崭新的文明城市在祖国北方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