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套四宝”
        近日,我出差到古城开封市,吃到了平生仅见的奇异佳肴——“套四宝”。据开封文联的朋友介绍,“套四宝”是开封地区的一道名菜,人到开封若是未吃到“套四宝”,便如同到北京未吃到烤鸭一样令人抱憾终生!正谈话间,餐厅服务员将一个硕大精致的青花细瓷汤盆端了上来,放在餐桌之上。我定睛一瞧:哪里有什么“四宝”呀,分明就是炖鸭子嘛!
  开封朋友也不多说,只是微笑着让我举箸食鸭。当我用筷子将鸭身挑破时,才看到里面居然藏着一只整鸡!开封朋友劝我举箸吃鸡,然后提醒我:快些挑破鸡腹。当我挑开鸡腹时,里面又现出一只鸽子!
  这是什么套路啊?简直像变魔术一样!待我挑破鸽身,我的天!鸽子腹内又现出一只鹌鹑!不待开封朋友解释,我此时全明白了:为啥这道菜叫做“套四宝”,原来是鸭中套鸡、鸡中套鸽、鸽中套鹌鹑!四只全禽完整而巧妙地套在了一起!而且个个通体完整,根本吃不出一根骨头来!这道菜汤汁香浓,色泽光亮,味道清鲜,肉质嫩滑,外型整齐不散,真是绝了!
  在我拍案叫绝之际,开封朋友这才开口介绍道:“套四宝这道菜绝就绝在集鸭、鸡、鸽、鹌鹑之浓、香、鲜、野于一体,四只全禽层层相套,个个通体完整,无一根骨头。而且四禽味道各异,绝不混淆!”鸭子醇香,鸡肉鲜美,鸽肉酥软,鹌鹑因腹中又装满了海参丁、香菇丝、玉兰片,因此使人食用这道菜时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
  据餐厅的人员介绍,“套四宝”制作过程相当繁复、精细。首先是选料要精,鸭子、鸡、鸽子、鹌鹑都有选材的标准,肥瘦、大小、出栏时间均有严格的要求。选好食材后,经宰杀、褪毛、掏取内脏的初加工后,再进行剔骨。剔骨这一关最考功夫,其标准是:剔出的骨架块肉不剩,剔出的皮肉滴水不漏!——只这一道工序,没个几年的工夫是练不成的,如同做肉囊标本一般!这一切处理停当后,最讲技巧的一关到了:“套”!“套四宝”中的“套”,可不是人们所理解的腹中装填,而是真正意义的“套”!需要鸭、鸡、鸽子、鹌鹑首尾相照,身套身,腿套腿。制作诀窍是:在给加工洗净的鹌鹑肚里填充海参、蘑菇等配料后,用竹针把破口插合,放到开水锅中焯一下,一为清除血沫,二是使皮肉紧缩,便于在鸽子腹内插套。鸽子内套进鹌鹑后,仍需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再向鸡腹内插套。同样焯过的鸡再向鸭腹填充。几番“套”过,最后便成了体态浑圆、内容丰富的“四宝填鸭”。然后再配以作料,装盆加汤,上笼蒸熟后,端盆上桌。做好的“套四宝”原汁原味,醇香浓郁,肥嫩不腻,清爽可口,浓香四溢,令人称绝。
  据传,“套四宝”始创于清末开封名厨陈永祥之手,他曾为慈禧太后办过“御膳”。陈家名菜达300多种,“套四宝”是其中的一道可称“绝活”的菜品!套四宝制作精细,色香味形十分讲究,制作时费工费时,技术不过硬不行,火候掌握不好也不行。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开封古城最驰名的、也是让古城人最骄傲的一道美食!
  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句俗语:“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鸭、鸡、鸽子、鹌鹑原本就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厨艺高手的一番调理,味道更加出神入化,营养更加全面综合。虽然各大菜系中有一些“套禽”的佳肴,如“三套鸭”“套三环”等,但能够做到四只禽完整地套在一起烹制的,尚属寥寥!真正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钱国宏
当前:A3(2017年08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