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左二)、中共仁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冉世勇(右二)调研文明小区创建

中共仁怀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汪能科(左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左四)、市政协主席杨英(右二)调研“创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仁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活动之—我们的节日·清明

仁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助力全面脱贫攻坚”万名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仁怀神采八卦园

国酒门
仁怀,这座承载九百年厚重历史的悠悠古邑,这座醇香弥漫的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道路上花红果硕、尽展华彩,向着更高目标迈步前进。
网络化管理、全民化参与、标准化推进,创文脚步马不停蹄、奋战正酣;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创文攻势轰轰烈烈、水涨浪高。
时下,仁怀文明现象不断涌现,文明新风溢全城,文明律动沁人心,文明花开绽芳华,展现的是城市的美好、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文明城市创建——让全民真正享受到了文明创建的成果,分享到了创建的红利。
全民共建
追逐文明梦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5年2月,仁怀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2016年,仁怀市委、市政府打响“信号枪”:向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冲刺,一场实实在在的创文“大试”进入实战阶段。
文明创建,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全市上下开拓创新思路,科学统筹安排,扎实有效推进,把“创文”作为一件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德政工程和幸福工程来抓。
坚持高位推进,完善顶层设计,成立仁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分管或联系领导任副指挥长,从市直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抽调后备干部和精兵强将组建“创文办”,负责全市“创文”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督导问责等工作,形成专业化的队伍、常态化的工作、长效化的管理。
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创文”攻坚定期调度制度及市领导包保负责制,同时,将“创文”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及市直机关年度综合考核,并将创建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创建职能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创建大格局。
落实 “创文”攻坚包保责任制,将中心城区划分为133个网格,实行市直部门纵向包保和街道社区横向包保,市级领导包区域、机关单位包路段、科级干部包商铺、一般干部包门头,定人、定岗、定责,做到“宣传教育、卫生整治、文明引导”到位,形成创建工作常态化。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创文活动日”、每月末周五定为“全民清洁日”,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卫生清扫、垃圾清除、秩序整治、文明劝导等活动,随处可见机关干部、辖区居民及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市内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信等平台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创文工作动态,宣传应知应会知识,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内容,策划开展“创文访谈节目”“创文曝光台”,对乱丢乱扔、乱倾乱倒、乱停乱靠、乱张乱贴等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亮相,向陈规陋习说“不”,形成强大宣传攻势,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制定《仁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办法》5章16条,采取5种问责方式,对单位或个人存在16种问责内容的给予12种不同的问责处理。组建创文工作督导组定期开展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建立和形成“市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指挥部督促指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包括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责任追究、群众监督在内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从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改起,从创建指标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做起,构建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创建大格局。
打造环境
建设文明酒都
文明创建,基础先行。仁怀市按照“一城四片”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中纾、西控、南拓、北优、东联”的发展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旧城区华丽转身,酒都新区、国酒新城芳容展露,南部生态新城已具雏形,茅台示范镇完美蝶变。
全市投资50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遵义茅台机场、仁赤高速、坛茅快线立体交通干线,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20公里,改造县乡道202公里,新建通村油路725公里,硬化小康路3000公里。
用环境影响人,用文化塑造城,是仁怀创建文明城市坚守的理念。数据显示,该市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配套基础设施,平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6.9辆、出租车22辆。修建星级公厕58座、星级农贸市场6个,建设大型停车场30个,美化、绿化、亮化工程覆盖全城区。
城区“黄金地段”数以亿计的土地收益金要不要?仁怀市委、市政府认为,可以舍弃!于是,在中心城区投资2亿元建成面积达45.5万平方米,集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楠竹林公园;总投资16.8亿元,建成9.5万平方米,集行政办公区、文化功能区、商业服务区、广场主体服务区为一体的酒都广场。全市先后建成云帱山森林公园、鹿鸣公园、市政广场、酒都商业广场,告别“缺公园、少广场”的历史。市民健身中心、酒都大剧院、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去处。
今年,仁怀大力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础设施便民畅通、民生改善、环境整治、教育创优、绿色发展、平安家园、健康仁怀、文化提升“八大行动”,实施项目84个,建成一批生态旅游、文化娱乐、公共服务、教育卫生、休闲健身文明创建工程。
全市着力打造文明创建体系“八大”建设。推行“马上帮你办”“多证合一”“联合办公”模式,打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建立法治宣传平台、健全法制体系,打造民主公正法治环境;开展“诚信纳税”“诚信经营”“ 诚信兴商”“诚信服务”主题活动,实施诚信示范企业、诚信示范个体工商户、诚信市场评比及食品安全示范点、文明餐桌一条街创建,打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打造健康向上人文环境;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争做美德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净化网络荧屏,推进“绿色网吧”建设,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城市功能,改善城乡环境,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深入推进“平安仁怀”建设,实施“金盾工程”“天网工程”“阳光工程”,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实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八大工程”,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净,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主题活动
扬起文明风帆
主题载体是文明创建的“助推器”。仁怀市文明创建载体丰富多彩,主题特色鲜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该市通过举办首届感动酒都“十大人物”、百年十大影响力人物、“明理知耻·崇德向善”道德模范评选,市内开展最美“十佳环卫工”“十佳医生”“十佳教师”以及酒都好司机、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远离故乡亲人,用半个世纪的坚守,把一生献给国酒事业的茅台集团技术总顾问季克良;甘守清贫寂寞,坚守鲁班烈士陵园40余载敬守英魂的抗战老兵刘福昌;扎根山乡、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让一个贫困村华丽转身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洒……他们用爱心诠释着道德之美,用行动温暖着整个社会,绽放出的道德光芒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广大市民群众,引领着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践行善行义举,在全社会营造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全市建设道德讲堂总堂1个,整合干部大讲堂、社区大讲堂、市民学校组成330多个道德讲堂,开展道德宣讲3000多次,2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全市深入开展文明评选活动,获得全国、省文明村、镇、单位10个;表彰“五好文明家庭”1468户,好婆媳88户,好家长3名,廉洁家庭31户,学习型家庭45户,好邻居36名。广泛开展“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五个一”文明单位、文明餐桌示范一条街、书香酒都创建活动。
今年,仁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推手,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迎新春·创文明”“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全民健身·文明同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做诚信市民·创文明城市”等12个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大型文明创建活动8场次,围绕文明创建主题、重大节日节庆,先后开展以送幸福、送温暖、送文化、送文明、送法律、送科技、送卫生等为内容的系列活动2000余场次。一系列创文主题活动异彩纷呈,点燃了酒都市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激越豪情。
大活动时时有,小活动时时新。全市举行“文明仁怀·舞动精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场舞大赛,分成人组和学生组开展“创全国文明城,做文明仁怀人”征文比赛,各中小学开展唱响“仁义为怀”创文歌曲比赛,“创文知识大家答”“文明创建随手拍”“文明创建我来谈”“创文宣传我来讲”等活动,提高了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志愿服务走进社区小区,文化舞台搭在群众家门口,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文明新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全民担起创文“担子”、分享创文“红包”。
文明提升
彰显核心价值
“仁义为怀·酿造未来”,是仁怀城市精神的凝练表达。仁怀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塑造城市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
大街小巷、小区庭院、机关校园、公交站台、沿街商铺、广告灯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随处可见,“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醒目美观,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的壁画墙画,再多也让人看不厌,不仅扮亮了美丽城市,优化了人文环境,还对市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教育作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中共仁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冉世勇如是说。
全市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引领作用,在市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刊播、发布公益广告;利用公交车、出租车车身及车载电视等展播公益广告,并在城区设3个大型专用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发布公益广告及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仁怀成立城区不文明行为监督工作督查队对各种不文明行动进行监督、劝导、曝光;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志愿服务岗亭,志愿服务者每天坚守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劝阻横穿马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在学雷锋活动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志愿者日、创文活动日等节点,组织志愿者、干部职工、社区群众在城区设点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使“仁义为怀·酿造未来”的城市精神在全市广泛传递,不断涌现的道德楷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细胞,知晓于千家万户,融入文明城市创建的宏大实践,筑就仁怀的精神文明高地。
成果展现
全民共享红利
文明创建与推动跨越发展同百姓福祉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扮靓了美丽城市,拂起芬芳馥郁的文明新风。
漫步在酒都大地,城市靓丽、乡村怡然、道路畅达、新风拂面,行走在城市之中,车辆有序通行、行人遵章守纪、地面干净整洁,市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向陈规陋习说“不”。文明交往、文明出行、文明排队、文明礼让……种种文明行为成为酒都最美的风景。市民们都说,这样优美的环境,这样优良的秩序,谁如果说了不文明话、做了不文明事,心里都会感到惭愧和不光彩。
育人居幸福小区严传艺感言:“起初,大家觉得‘创文’不过就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走走形式,没想到给环境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像爱惜新居一样美化小区、修整庭院,把生活居住区收拾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上的“牛皮癣”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白白的墙、亮亮的窗。一点一点积聚的改变,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成果。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悄然演变为民生大升级。仁怀市私家车保有量大,原先中心城区道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常常成为车辆停靠站。城管与交警联手开展执法行动加强整顿,同时,相关部门新建停车场80个、停车位17411个,违停现象得到解决。此外,仁怀的58座星级厕所,也成为市民最能感受幸福的地方,每平方公里3到5座公厕,并推行星级公厕考核管理模式,让市民切身体验到文明进步。
美在生态山水,乐在美丽酒都。“创文”不仅仅改变了环境,也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更是提高了市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市民倪克龙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出门没有什么去处,总是邀上几个朋友喝酒打牌,生活枯燥无味。现在出门散散步、健健身,有走头、有看头、有玩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从乡下到馨天地小区居住的刘大妈,跳广场舞已经5年,她说:“现在城市生活真美好,每天走走路散散步,跳跳广场舞,锻炼了身体,晚年生活更幸福”。
文明之约,带来发展软实力。今年1-6月,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2.43亿元、财政总收入145.28亿元,主体指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全市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
“文明创建,不仅是拿‘牌子’。既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 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表示,“创建惠及于民,要以发展的实绩和惠民安民的政绩,让市民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分享到创建的红利,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