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夏各地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让许多人都感觉酷热难熬。如今“三伏天”虽已结束,但“秋老虎”却又开始肆虐。那么,我们除了使用电风扇、空调等方式来降温以外,还可以使用哪些健康、有效的消暑方法呢?本期,我们就来看看读者们分享的关于清凉消暑的妙招和故事。
诗中多有清凉意
郭增吉
炎炎盛夏刚刚结束,“秋老虎”又在肆虐了。何处有清凉?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走进唐诗宋词,在那泛黄的古籍、沁心的墨香里去寻寻觅觅……
且看高骈的咏夏名作《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绿树浓荫,丝绦长垂,微风吹拂,池塘中亭台楼阁的倒影,像水晶帘子一样轻轻摆动。满架的蔷薇竞相开放,一院飘香。高骈的笔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一种特别的夏天的味道。
杜牧的《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堪称佳品:“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好一个“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只这一句就够了。你看,竹篱边,芍药正娇娇艳艳地红,藤架上,绿萝正蓬蓬勃勃地绿。这绿萝,绕架攀援,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就像一道绿色屏障,一层又一层地挡住了阳光的暴晒,吸纳了“蒸人”的热浪。站在绿萝下,怎能不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暑气顿消呢。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情景交融之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碧空如洗,月华如水,枝头的喜鹊被惊得扑棱棱飞起;夜半时分,清风徐徐,传来阵阵清悦如笛的蝉鸣。稻花飘香,蛙声雷鸣,“七八个星”“两三点雨”,静中有动,互相映衬,多层次、全方位地表现了充满着乡村生活气息的恬静清幽的夏夜。
“一代词尊”李清照,以生花的妙笔写了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某个夏季的傍晚,几位妙龄少女,饮酒亭上,划船而归,醉意朦胧中,迷失了路途,急匆匆地一头“撞”进了荷花深处,无意中又惊飞一滩鸥鹭。一个“误入”,一个“惊起”,诗意盎然,余味无穷。“二安”的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夏天,却都未提及凉和热的字眼,但人们感受到的,却满是透心的凉意。
还有孟浩然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秦观的“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杨万里的“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蔡确的“一川佳景疏帘外,四面凉风曲槛头”;李重元的“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白居易的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等等,真是篇篇清风扑面,句句绿意生津。
让我们沏一壶绿茶,倒一杯水酒,在垂柳前品茗,在明月下微醉,在青山绿水间徜徉,在唐诗宋词里游走,感受那无处不在的夏季的清凉。
清凉一角送大家
黄茨娅
婆婆家住在一楼,院子的外面有一块很空旷的地方,还有一棵生长了几十年的香樟树,像一把大伞一样竖在上方,一到夏季,空旷的地方就格外凉快。每到傍晚时,社区里的老人都喜欢来到这里乘凉。由于这个地方没有凳子,婆婆就把自己家里的小木凳全部搬出来供大家乘凉坐。也正是因为这地方凉快,社区业余民乐团的团友非常喜欢带着乐器,来这里演奏、唱歌。而这也使得这个地方非常热闹。
但是,凳子不够人却很多怎么办?婆婆想了一个办法,她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请了一位师傅,专门打了一个水泥圆桌,和十几条水泥凳子,围在一旁,再加上自家的凳子,这样一来,几十个人都能坐得下了。一到晚上,民乐团便开始在这里演奏、唱歌,大家一边乘凉,一边聆听那些悠扬的民乐。久而久之,喜欢音乐的左邻右舍,也喜欢来到这里,搞搞独唱、合唱。兴趣盎然之时,大家竟然忘了这是一年中最最难熬的三伏天。后来,大家给这个地方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夏季清凉艺术角”。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凉快不如众凉快。”婆婆的这一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其实,婆婆的晚年生活并不宽裕,前几年,因为公公生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记得公公刚离世的时候,婆婆整天都是心情沮丧、唉声叹气的。自从有了清凉艺术角,婆婆整个人都变得爽朗了,浑身洋溢着幸福感。婆婆说:“我一个人的退休工资能保证温饱就行了,能为大家营造一片清凉的天地,是值得的。”而在我看来,一个免费的清凉艺术角,折射出的是婆婆无私的崇高境界。
最是清凉读好书
倪慧娟
今年夏季,高温一度肆虐了中华大地。在如此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如何防暑降温成了大家常谈起的话题。纵观我的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推荐自己的清凉消暑方法——有人去山林里避暑,坐看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有人选择去游泳,泡在游泳池里,或许是降暑“最好的享受”了;有人把自己关在空调房里,温度适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人一头扎进图书馆,在书的海洋里寻一处“清凉”……对我来说,这也是我的消暑方法——只要有时间,我就徜徉在书海之中觅一丝清静、寻一缕清凉。
读书,要读好书。现在市面上的书很多,粗制滥造的也多:如内容不健康的、盗版的、印刷质量差的。如果我们读的是这类书,不仅会令人眼睛劳累、心情浮躁,而且还达不到静心清凉的效果,反而会让人感觉心头有火似的,那就更热了。在我看来,读一本好书,就像是找到了一位知音,入心的文字、清晰的脉络、丰富的内容、唯美的插画,都会化作一丝丝清凉的风,直接吹进心灵深处。
读书,要读喜欢的书。好的书,如果不合读者的胃口,也是看不进去的。我曾读过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作者的文字是比较专业的,里面也穿插着很多心理学实验,可是我无论如何努力就是看不进去,最后只能束之高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并不喜欢这本书。所以,读书一定要读自己喜欢的书。因为喜欢,才会集中更多的注意力,把自己沉浸于书香的世界,身外的酷暑已然不知。 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图书馆里看书,我常常在图书馆里一呆就是一天。读一读诗书,在诗情画意的文字里寻一缕书韵;读一读书画,在墨韵流动的书画里感知世外桃源的风景;读一读经书,在一叶一如来的禅意里澄澈心境的空灵……
我觉得,唯有好书才能打开心扉,唯有好书才能让心灵共鸣。寻一本好书,或是名家散文佳作,或是文坛新人诗集,或是一部恢宏的史书,或是一本直击心灵的小说,在喜欢读、甚至迫切地希望一口气读完的好书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心灵的烦躁。最是清凉读好书,愿大家都能找到一本让自己的心灵可以宁静,而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好书。
“清凉解暑”离不开锻炼
李洪嵩
面对炎炎夏日,有些人可以从容面对,有些人却难以承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我看来,抛开年龄的原因不谈,还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而造成的。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就是说越是炎热的天气越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也越有利于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当然,锻炼还是要有一定的限度的。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最好的锻炼时间就是在一天里最凉爽的时刻去锻炼。比如在清晨的时候,或者是晚饭后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去进行锻炼。在我看来,锻炼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长久的锻炼,可以更好地增强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对高温炎热天气的适应能力。
说到底,我们既要在空调屋里避暑,多喝绿豆汤,多吃水果,也要注意加强锻炼,用更好的身体素质去适应炎热的高温天气。
夏日里的老蒲扇
梁永刚
前些天,下班途中,我无意中看到路边有一个卖蒲扇的小摊,一张花格棉布上凌乱地摆放着十几把老蒲扇。卖蒲扇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悠闲地坐在塑料凳子上,不紧不慢地摇着手里的蒲扇。由于这种圆形的、用芭蕉叶做成的老蒲扇如今已经在市面上很少见到了,我不禁停下脚步走了过去,伸手拿起一把蒲扇轻轻扇动,顿时就有丝丝缕缕轻盈自然的微风拂过脸颊,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草香味,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扇开了我对故乡夏夜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老蒲扇摇落了一个个闷热难挨的夏日,摇来了一缕缕的清凉。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我心中对老蒲扇的情结却始终未了,每每到了炎热的夏天,那些在岁月里浮浮沉沉的陈年往事、那些魂牵梦绕的乡音乡情,总会随着老蒲扇的轻轻摇动,穿过尘封的记忆,在心中荡漾起一圈圈涟漪……
小的时候,在乡下老家,那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在我的记忆中,每每到了炎炎夏日,在墙上挂了一年的老蒲扇便派上了用场,母亲会将其取下来,拍打掉上面已经厚厚的一层灰尘,握在手里轻轻地摇晃着,为我扇去夏日的暑热。那时候,在集市上买一把结实轻便的老蒲扇也就是两、三毛钱,由于经济实惠,所以深受大家的青睐。在村民们的眼里,一把古朴简单的老蒲扇不仅能扇风去热,还能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蚊虫叮咬时驱赶身上的蚊虫、烈日下出门时挡在眼前用以遮阳、下小雨时遮在头顶充当雨具等等,可谓是一扇多用。整整一个夏天,村里的大多数人几乎是手不离扇、扇不离身,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赶集赶会,不管是纳凉聊天,还是生火做饭,一把老蒲扇和村民们的生活都是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
看着手里摇动着的这把蒲扇,那一缕缕的清风让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在家乡的日子,眼前浮现出大伙儿用蒲扇消夏解暑的场景……
热茶一杯好过夏
刘洪静
炎炎夏季,每当我们大汗淋漓地回到家后,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食用或饮用一些冰镇西瓜、雪糕、果汁等来解热。的确,一旦凉东西下了肚子,热感就会立即消失,感觉浑身舒爽。可是,不久后燥热感又会袭来。而且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是,有的人因为贪凉,还会造成胃部不适,严重一点的还要去医院治疗,这就得不偿失了。看来,夏季真不能胡乱吃喝。那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解暑呢?
记得父亲常提醒我们姐妹几个:“夏天尽量不吃或少吃冰冷食物,防暑降温的最好方法是多喝茶。”“热茶解渴,上下通气了,就能带出暑气……”父亲每每说到夏季喝茶的好处时,就会口若悬河地说个没完。
小的时候,我常常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长大成家后才明白身体健康对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性。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父亲经常会跟我们讲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的一段描述:“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父亲总结地说:“茶叶中含钾,能促进汗腺分泌,使身体里的大量热气排出体外,达到散热解暑的目的。”
夏季,还有许多人会因为饮食不当,引发胃肠感冒和急性肠炎,尤其以老人和小孩居多。记得父亲以前常说:“热茶能抑制细菌。热茶中含有的咖啡碱,能刺激肾脏,促进排尿,可以起到排毒、强身健体的作用。”
当然,夏季多饮热茶还能防止辐射、龋齿、降低胆固醇。就连饮剩的茶水,也可以再次利用,用它来煮米饭的话,煮出来的饭会散发茶叶的香味,拂去心里的燥热感。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知茶道。所以,在夏季,我们不妨沏上一壶热茶,对身、心来说皆是一次享受。正所谓:“热茶一杯好过夏,心居幽谷自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