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图书 营造书香校园
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黄黎明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构建具有共同愿景的和谐高效学习型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的品牌特色,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图书馆应成为服务学生成长,提高学生修养和素质的重要场所,成为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拓宽教育视野的助推器。多年来,我所在的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始终把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工程来抓,使图书馆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图书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优化馆舍环境
延长开放时间
我校的图书馆有独立的四层楼馆舍,全馆运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设有师生共享书库、教师参考资料室、教工阅览区、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休闲阅览区、学生自修室。图书馆为配合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开辟了环境教育专用书架以及休闲阅览区,并全天候开放,是图书馆的两个特色区域。
为了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满足师生借阅需求,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开放,全开架借阅,让师生能够从容阅读。
配合“书香校园”的建设
有针对性地开展读者工作
教职工属于固定读者群。由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教师的阅读需求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图书馆根据这一特点,对适合他们的图书适当调整借书期限和册数。
在开展“书香班级”的活动中,各班主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收集各种材料,图书馆就为他们筛选各种信息资料,并在馆藏中向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以供他们参考。在语文教师进行经典重读系列的专题讲座中,校图书馆不仅提供场所,还根据老师选定的专题内容布置场景,为老师收集相应的音像资料,力求使专题讲座的气氛生动活泼,吸引更多学生走进文学殿堂。
另外,图书的存放也根据教师的需求特点来布局。图书馆工作人员把活动专题的文献资料实行专类、专架排列,并细分到二级类目,编制好索引文摘,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查找文献资料提供有利、方便的条件,节省他们的时间。
同时,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图书馆坚持“明目标,给时间,留空间,展特长”十二字方针,引导学生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我校组织学生来图书馆参观,接受图书馆利用教育,并讲授有关图书馆的基本知识,教他们如何借书、如何查找图书目录、怎样使用计算机检索及奖惩措施等等。
图书馆在适当位置设置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介绍,并阶段性展示“新书讯”“推荐书目”,还设计图书宣传栏、展览柜、新书架等,并不定期利用电脑统计并打印出“读者借书排行榜”,张贴于宣传栏。另外,针对读者的年龄特点等进行口头推荐图书,推荐图书时尽量把某些名人、教师对该书的评价转达于读者。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开拓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
我校图书馆已实现计算机管理,创建了图书馆网站。每周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新闻摘要,报道本校、本市或全国的教育教研方面的信息。网站开辟了图书馆概况、读者服务、书海导航等栏目,让师生在网上读书,网上荐书,网上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技能,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新书做好编目后,导入新书通报,同时在网站公布和打印出来,张贴在宣传栏。现在,全校师生能在网上与图书馆进行双向交流,并利用微机借阅、检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