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入馔的美味
据说当中国的茶叶刚刚传入英国的时候,只有上流社会才享用得了这种奢侈品,所以贵族们喝完茶,会把泡过的茶叶配点儿盐和胡椒吃掉。而中国人一开始是把茶当蔬菜和药来吃的,《诗经》 所记载的“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就是这一场景。那时候的人们吃茶多数是为了治病,即便有作为日常饮食的,茶叶也只是扮演着蔬菜的角色。
到了东汉时期,开始有人将茶叶与其它食材一起烹饪,并记录下菜谱。而明清时期是吃货们的黄金年代,菜肴的翻新层出不穷,茶膳也终于火了起来。据说在江南盐商官绅云集的大城市里,很多金牌食肆都有自己的招牌茶膳,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
但凡经过多年验证的东西,最后总会有经典流传下来,茶膳中,也总有那么几道非吃不可的“必点菜”。
龙井虾仁是杭州名菜,也是中国茶膳中的代表之作。传说龙井虾仁起于乾隆下江南之时,是杭州厨师为讨皇帝龙颜大悦,一时之妙想。龙井虾仁对原料的取材要求很高,龙井要取当年的明前龙井,泡开后留茶叶和少量茶汤,虾仁则要用个头略大的河虾,手工剥出虾仁,洗去泥沙。
川菜里也有茶膳,樟茶鸭是一道能与北京烤鸭相媲美的鸭子菜肴。相比于北京烤鸭,樟茶鸭的口味更加复杂,这与樟茶鸭在烹饪前的一道很特殊的加工程序——“熏鸭”有关。熏鸭是指将肥美的公鸭杀完洗净后,先用花椒和盐腌渍一下,然后用樟树叶和茶叶燃烧时冒出的烟来熏制鸭子,让樟树的香气和茶香气融入鸭肉中,然后再作烹饪。在熏鸭的时候也会加入柏树叶、花椒等增加香气,并且用锯木屑引火。熏鸭所使用的茶叶跟龙井虾仁所使用的茶叶相比,没那么高的要求。
茶膳自然也是玩创意的好题材,当然,玩创意的前提是要有扎实功底。其实茶叶入馔,每个大厨都有自己的私房秘笈,但也有共通的理论。比如,白茶、绿茶气味清香,但是味道很容易被其它调味品破坏,不宜在烹饪过程中接触高温,也不宜采用长时间烹煮的方式,所以一般用来搭配新鲜的、做法简单的河海鲜,让食材的本鲜和绿茶的本香结合,龙井虾仁便是最经典的组合。
同样气味清香的花茶则比较适合给肉类上味,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熏;而半发酵的乌龙茶和普洱的生茶最适合烹饪油腻的肉类,用乌龙茶和普洱茶做红烧肉已经不在少数,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化解油腻的能力,而且乌龙茶和普洱生茶特有的茶香味也非常宜人。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