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明创建集中宣传
突出创建特色 铸造文明品牌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审计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闫洪山 代高乐 王珂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审计局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围绕“建一流领导班子、带一流审计队伍、创一流审计业绩”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创建内涵、创新工作机制,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局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了“全省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审计业务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等10多项荣誉称号。


高位推进
筑牢创建根基


  郾城区审计局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创建工作大格局,筑牢创建基石。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创建责任,构建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共同管、干部职工齐参与”的责任网络体系。建立多轮驱动的工作机制。每年年初,局党组研究制定创建规划,明确创建目标,出台实施方案,坚持文明创建与审计业务工作、机关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使文明创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行考核常态化管理模式,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区审计局文明优质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志愿者行为准则等二十多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文明创建,用制度保障文明创建,力争创建活动有检查、有奖惩、有实效,逐渐形成了文明创建月月有活动、季度有汇总、年终有表彰的长效机制。


素质为先
外树审计形象

  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好的审计队伍,该局大力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夯实文明创建的基础,打造文明审计之师。该局把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到对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中,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了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促使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领导示范带头学、选派骨干培训学、激励措施鼓励学,多管齐下,提升文明执法能力;规范审计人员行为,做到在交往礼仪上讲文明礼貌、在执法程序上讲文明规范、在处理处罚方式上讲文明执法、在提供优质服务上讲文明高效,培育文明有礼之风。强化自身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营造审计文化品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认真开展节约型机关、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参加全市“两城同创”工作,以实际行动引导广大群众为创建工作增光添彩。


创新载体
深化创建内涵


  提升“道德讲堂”建设水平。今年以来,该局先后开展了以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文明有礼等为主题的8期道德讲堂活动,积极邀请部分十佳市民进行道德宣讲,不断增强道德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该局将道德建设与“文明有礼”“文明交通”“学法用法”等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意识和法治观念;将道德建设与“优质服务”“细胞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将诚信建设与“诚信审计”“文明审计”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更加阳光、高效、务实的审计形象。同时,该局通过学习礼德、信德、孝德和爱德为主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通过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通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切实营造出“人人讲道德,处处学模范”的浓厚道德氛围。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该局成立了扶贫济困、绿色环保、便民帮扶三个志愿服务队。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群众需要,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其组织扶贫济困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慈善一日捐”“共圆读书梦”“慰问孤寡老人”等12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绿色环保服务队开展了以环保骑行、社区清扫、文明交通、义务植树等14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便民帮扶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以驻村帮扶、党员微心愿、义务献血等1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郾城审计人将再接再厉,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打造文明创建升级版,发挥文明创建催化剂、助推器的作用,为审计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前:B3(2017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