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边县城全景图 韦春景 摄

笮人舞台 李静 摄

最美家庭合影

文明市民在行动

文艺演出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盐边大地,神奇美丽,笮山若水,风光旖旎。
2014年,盐边县启动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三年来,按照“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和谐幸福盐边”的发展思路,盐边县着力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共创共享发展成果,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今年7月,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文明城市。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是关键。在创建工作中,盐边县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在全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先后以“我的中国梦”“希望工程” “送温暖”“ 干群心连心”“双报到”“捐资关爱特殊困难群体” 等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以“知荣辱 树新风 我行动”“讲文明 树新风 学雷锋 做好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文明礼仪我先行”等为主题,广泛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了“推荐身边好人”、攀枝花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四川省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此同时,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笮文化广泛宣传,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建设好家乡的热情。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争当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成为盐边市民的积极行动。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城市建设是文明城市之基。盐边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抓起,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得实惠,让文明创建工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作。
在城市建设中,盐边县以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为目标,突出盐边特色。以花城打造为契机,先后建成了移民广场,城南、城北健身广场,雪炭体育活动中心,橄榄坡公园,月潭公园等一批休闲健身活动场所。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太平洋影城盐边影院、图书馆、工人文化宫、桐子林镇中心幼儿园、鑫盛农贸市场等。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笮山庭院、新城锦绣、国富丽景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快速推进。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容市貌不断改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城市软实力显著提高
盐边县委、县政府把狠抓工作落实、狠抓工作执行力、注重实绩作为工作导向,把发展见实效、群众得实惠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了各部门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文明执法的意识。
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着力提高执政水平,促进行政效能提升。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电子信息政务,提升了办公现代化水平和行政效率。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专项活动。深入开展重点经济部门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活动,部门“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行风、政风、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城市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民生工程惠民利民
文明创建民生为本。近年来,盐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每年将不低于50%的财政投入用于改善民生。从切实解决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入手,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4-2015年共完成民生工程项目200余个。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36227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899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970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0631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175239人。 截至2016年8月,共建成廉租房240套,公租房1363套、经济适用房204套,棚户区改造1020套,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百姓安居、慈善救助、通乡通村公路新建与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盐边县北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精准脱贫攻坚等工作全面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实施教育、卫生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完成了盐边县渔门医院、盐边县人民医院改造,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完成4个镇、12个乡、164个行政村及7个社区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图片由盐边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