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民意 惠民生 得民心
——广东肇庆创建文明城市增强百姓幸福感

       坚持为民、惠民、靠民,是肇庆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理念。2015年以来,肇庆市委、市政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积极补齐精神文明硬件建设短板,加快新图书馆、新博物馆和府城复兴等宣传文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从办好群众最关心的身边“微实事”入手,借助“四级联创”、网格化管理、路长制、“8+1”专项整治和11项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创建文明城市的变化和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与参与。
       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在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等待不到1个小时,黄先生新开办的美容美发店就拿到了《卫生许可证》,速度之快让他感到惊讶。近几年来,肇庆把建设廉洁高效政务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务审批上“做减法”,在政务服务上“做加法”,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办事透明度和服务质量。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将实行建设工程并联审批,计划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352个工作日减少为36个工作日。
       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近几年来,肇庆主城区小汽车保有量超过15万辆,车多位少停车难、交通拥堵等成为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为此,肇庆多管齐下开展交通秩序的整治,增加停车位7万余个、清理占道 “僵尸车”500多辆,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劝导等活动,“礼让斑马线”已蔚然成风。为了整治市容市貌,肇庆多个职能部门组成了16支联合执法小分队,对城市“六乱”现象进行为期50天的集中专项整治。
       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今年肇庆推出了“万件民生微实事”活动,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影响衣食住行的细微事情。据统计,今年以来,肇庆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0多亿元,完成了84个老旧小区改造、近1000条背街小巷整治、78个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安装路灯7000盏,改造一批公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投入和努力获得的回报,是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满意度和支持率的大幅提高和不断攀升。
       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肇庆注意把传承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努力培育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把宣传的重点下沉到社区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广告“抬头可见、驻足可观”。今年上半年,肇庆通过各种形式进社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团员就超过了十万人次。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肇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蓝天保卫战”,整改和关停一大批污染企业。2016年肇庆优良天数达到320天,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优良天数再创新高,6月份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实现“全优良”。肇庆治理水体污染也是不遗余力,去年,通过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多种工程治理,羚山涌掀掉“黑衣”换“绿装”。
       居民安全感提高。长期以来,肇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走在了广东省前列,并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为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肇庆创新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活动。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肇庆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
       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持续向好。近几年来,肇庆坚持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大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成文明校园129所、儿童之家(阵地)180个,社区少年宫实现全市城乡全覆盖。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等活动,开设了“好故事传承工作室”,启动“清网”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自1999年至今,肇庆保持了在校青少年犯罪率为零的纪录。
       城市信用指数提高。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显示,肇庆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29位,全省排名第4位。2015年,肇庆启动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截至今年5月,系统已录入451万条信用信息数据,为30多万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与此同时,肇庆接连出台办法,对诚实守信者进行五大类联合激励措施,对严重失信行为实施七大类联合惩戒。
       市民文明素养提高。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肇庆评选出407名“身边好人”。肇庆把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肇庆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的乡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进步力量。肇庆市清风社区把村规民约雕刻在陶瓷片上,立于社区显眼处,社区居民多年保持零犯罪率。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肇庆建起“四级联创”机制,大量党员和干部下沉社区听民意、办实事,为居民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委书记回复市民来信,鼓励市民为创建文明城市多提宝贵意见。

       马喜生

当前:B1(2017年09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