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侯化生
1997年6月11日,中宣部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103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是中宣部首次面向全国公布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1994年8月,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作出明确规定: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确定一批重点基地,鲜明地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公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旨在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更加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是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公布的103个示范基地中,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内容的有19个,反映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内容的有9个,反映现代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的有75个。这些示范基地是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来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布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地方的党政领导把基地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帮助基地解决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的问题。许多基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硬件软件一起抓,展出内容不断充实,展示手段有所创新,环境面貌逐步改善,教育功能得到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征集保护文物史料、挖掘教育内容方面,在改进丰富展出方式、增强教育感染力方面,在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方面,在拓展教育覆盖范围、扩大基地影响方面,在开展创建活动、传播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在这些示范基地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以全国示范基地为骨干,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中宣部已经先后公布了428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实践证明,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力量,致力振兴中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