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化大礼包”让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

  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湖北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武汉在探寻文化强市的道路上,尊重市民的文化权利,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培养市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通过文化强市来促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进程。

  武汉将送6100万“文化大礼包”

  2016年,武汉获批成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近日,武汉市出台《武汉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18年,全市投入6100万元财政资金,引导居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从2019年度起,武汉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4600万元,用于开展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从10月起在武汉全面展开。居民可以对公共文化进行“服务评价”,从而获得“消费积分”,再用积分换取“消费补贴”。具体办法是,关注“武汉文惠通”微信公众平台,居民前往公共文化场馆参观或参加公共文化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注册、签到、评价、分享等方式可以获得奖励积分。居民使用奖励积分兑换相应积分红包,可以到选定的文化企业消费,获得优惠价格。
  更多人将享受美好的文化生活

  无论是普通农民工,还是大学教授,只要走进武汉图书馆,都可以免费享受安静、整洁的阅读空间,这正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体现之一。武汉图书馆还创建了汽车图书馆、自助借阅机、社区图书馆等,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公平享受到公共阅读服务。
武汉图书馆馆长李静霞将十九大报告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她说,他们将继续对馆藏图书进行数字化,然后通过网络为更多读者提供线上阅读服务。未来,无论身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乡村,通过他们的数字图书馆,都能看到完全一样的内容。
  另外,武汉市群众艺术馆这些年来一直坚持“江滩大舞台”和“市群艺馆小剧场”两大阵地,常年免费为市民提供文艺演出,让那些没有条件走进专业剧场的观众也能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

  首个公交文化长廊展示城市形象

  近日,在武汉市雄楚大道BRT静安路站候车的乘客们发现,站台地面上的3D地贴画栩栩如生,灯笼和彩灯让整个站台很有喜庆感。武汉公交集团透露,这是武汉市首个BRT特色站台文化长廊。
  武汉快速公交管理公司书记杨红介绍,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让广大乘客在乘车时感受到整洁靓丽和有文化品位的乘车环境,武汉快速公交公司在人流相对密集的BRT 静安路南、北两座站台,打造出了对应两座长约220米、宽4.5米,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采用中国风作为设计风格的文化长廊。今后将以BRT站台为载体,打造BRT全线站台廊道作为武汉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文化引进丰富市民生活

  近日,第四届中南剧场国际戏剧演出季为武汉观众带来了25部风格各异的国内外剧目。观众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现场演出,还能通过观看高清电影的形式,同步看到英国国家剧院、俄罗斯艺术剧院正在演出的《李尔王》《简爱》等经典剧目。
  武汉市各文艺院团也在天一戏院、人民剧院、楚乐戏苑、杂技厅等小剧场带来“喜迎十九大”主题演出79场。在武汉杂技厅,来自多个国家的马戏高手和海狮、棕熊等动物明星们,为市民们带来了精彩、惊险又不失幽默的“环球大马戏嘉年华”。                 武文

当前:B1(2017年1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