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老爹”余兴贵替子还债15年
本报记者 任维佳 实习记者 袁矛
15年,19.95万元巨债,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含辛茹苦,养猪挣钱,替因病早逝的儿子还债,用诚信讲述了新时代“子债父还”的动人故事,他诚实守信的风骨与品格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被人们誉为“诚信老爹”。余兴贵曾获“四川好人”“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荣誉,入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爱子病逝,父亲扛起家庭重担
家住广安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4组的余兴贵本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但从2001年起,余兴贵一家连遭打击:儿子余斌在外打工时,患了胃溃疡,为了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然而出院不久后,余斌的胃病又犯了,这一次,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2002年9月的一天,还在住院的余斌泪流满面地说:“爸,我时日不多了,有两件事最放心不下,一是女儿小,二是我近两年来,为了治病借了近20万元钱,这些都在本子上记着,这辈子我无法还了,请您帮忙给这些朋友说一下,我下辈子变猪做牛还他们!”余兴贵拉着儿子的手,擦了擦眼泪说:“斌娃儿,没事,你借的债务,我们会尽力想办法还。”
一个月后,儿子余斌逝世。不久,儿媳妇选择了离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看着年迈的妻子和咿呀学语的孙女,余兴贵告诉自己:“你得坚强!年幼的孙女还要靠你抚养成人,欠下的债务还等着你去偿还。”
坚守诚信,坚定地替子还债
儿子去世后,余兴贵踏上了还债之路。许多亲朋好友表示,借出钱时就没打算要他家还,权当资助。但是,余兴贵这位倔强的汉子,对此坚决不认同,他笃定地向劝他不还钱的亲友和乡邻说:“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当初好心好意借钱,这是大家信任我们,我怎么能食言,不讲诚信呢?”
为了让借款人心安,余兴贵和老伴一边忍受着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一边抓紧清算欠的债务,并将家里仅剩的200元钱作为第一笔还款送到了邻居家。余兴贵还款总是从最急需还款的家庭还起。然而,他似乎忘记了,最需要用钱的,恰恰是他自己一家。孙女年仅2岁,老伴黄志英患宫颈癌,他也罹患脑血管萎缩、肺气肿等病。亲朋好友都劝他们先去看病,再还债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身体都不好了,以后还拿什么还债啊?”但执拗的余兴贵却说:“‘债’字是啥?是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定得先把债还完才能看病,不还完,我欠着良心债,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
15年,还债之路终得圆满
15年来,为了早日还清债务,余兴贵家里油都舍不得买,一年到头难得有几顿荤腥。每次还债时,余兴贵都会满含歉意地对乡亲们说:“对不起啊,欠得太久了。”
余兴贵就这样,一分一厘,缓慢但坚定地还着欠款。2017年2月17日上午,余兴贵怀着歉疚的心情来到双河街道余海琼家里,把账本里最后一笔欠款亲手交给她。“对的,500元刚刚好。”余海琼说,“你欠我家的2万元钱,已经还清了。”听到这句话,余兴贵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积压心底15年的一座大山终于被他搬掉了。
如今债已还清,余兴贵多想直起腰身走村串户,可年迈多病的他腰腿早已没当初那么灵便了;他多想请亲戚邻居到家里喝几口老酒,可又怕自己十余年未沾酒味的喉咙受不了。尽管如此,为了庆祝这一天,余兴贵老两口和已经17岁的孙女还是端起老碗以汤代酒,敬他们在这漫长的15年来对于诚信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