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们的出彩人生
新疆墨玉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 吾买尔江·买买提明
  和田是玉石之乡,“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众人皆知。在教育系统工作22年,我深切感到,老师就像工匠,孩子就像璞玉,只有用爱心、匠心,细细琢磨、精心打造,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才,拥有玉石一样出彩的人生。到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任职以来,我和同事们一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坚持公益方向,秉持“兴趣引导、活动承载、突出特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路,为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努力工作。
  一是想方设法,吸引孩子们走进来。墨玉县校外活动中心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300万元,2011年8月建成。刚开始,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课外活动不了解不重视,中心仅开设了6个兴趣班。看到偌大的教室空空如也,配套设备闲置,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却得不到丰富,我心急如焚。我和老师们首先统一认识:立德树人是我们的神圣使命,用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是我们的责任。为扭转师生、家长“不知道、不参与”的局面,我们连续奋战6个多月,深入学校、社区、村镇,举办家长座谈会、学生书画作品展和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参加兴趣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年寒暑假孩子们都争相报名。
  二是辐射乡村,带动全县课外活动开展。中心是我县门类齐全、特色浓郁、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宣传文化阵地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支持下,全县16个乡镇还利用彩票公益金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开展活动。为充分发挥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我带领老师们起草规划方案,制定培训纲目,推动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开展1次观摩、4次督查和2次负责人培训,有力提升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管、用的水平。同时,组织中心教师,分片指导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活动,形成了“一师带一宫、一宫出一品”的模式。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实行岗位目标管理,使各个学校的课外活动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保障。
  三是寓教于乐,用多彩活动引领成长。新疆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比较薄弱,“三股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我和中心的17名老师主动站到一线,承担起指导全县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文体科技培训等活动的责任。结合地域文化,帮助全县学校广泛开办了雕刻、赛乃姆和木卡姆等特色培训。常年开设17个兴趣班,每年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吸引22万余人次学生参与。老师、家长普遍反映,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的好乐园,是以乐促智、以技促能、涵养道德、提高素质的好载体,是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好阵地。
当前:A2(2017年1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