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面向全国开展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
侯化生
11月9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公布,其中,全国道德模范58名,提名奖获得者265名。截至目前,全国道德模范总数已达333名,提名奖共1454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热潮,涌现出一大批道德建设模范人物。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切实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 2007年7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6周年、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这是第一次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按照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主办单位将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五类。经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公示、上报和群众投票,综合评定等环节,最后评选出李明素等53名同志为“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等254名同志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工作实际,从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开始,主办单位增加了中宣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时为解放军总政治部)。
为弘扬“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正气,2007年11月,中央文明办制定印发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暂行)》,对部分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进行帮扶。2008年2月,中央文明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明确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全国道德模范。随后,中央文明办在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巡讲、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等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关爱、崇尚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正日益形成。在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同时,中央文明办还运用春晚、国庆庆典、奥运会、世博会及大型纪念活动等机会,关爱和礼遇道德模范,组织他们参加春晚、出席国庆观礼、观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参观上海世博会等,向全社会展现了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的关爱,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崇尚良好道德的精神风貌。
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向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习近平指出,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展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是引导人民群众大规模参与道德实践的成功探索,是新形势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对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效十分显著,经验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