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群众心不凉 需要党员热心肠
——郑州以社区党建激发志愿服务活力
刘怀丕
       在志愿服务开展中,河南省郑州市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志愿者示范作用,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党员站出来 一群志愿者跟上来
       上世纪90年代末,郑州金水区荣华社区楼院无人管理,环境脏差,治安混乱。面对这种情况,党员周淑枝站了出来,建立起“党员老妈妈服务队”。服务队从整治社区环境和治安开始,经过努力,昔日脏乱楼院获评区级文明楼院,赢得群众认可。
       社区孤寡老人卢义勇双目失明,生活不便,第一次接触“党员老妈妈服务队”就让他非常暖心。当时,快到春节,卢义勇家里下水道堵塞,臭水横流。周淑枝听说后,带着队员去整修,最后直接下手去掏。虽然已经过去多年,对记者讲起这段故事的时候,卢义勇仍老泪不止、多次哽咽。
       “要想群众心不凉,需要党员的热心肠,遇到困难,党员就要带头向前冲。”周淑枝说。20多年来,服务队从最初的十几个老党员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人,累计服务群众达9万多人次。照顾老人、义务理发、治安巡逻、调解纠纷、交通协管等等,服务范围早已从社区内部事务管理扩展到参与城市文明建设。
       党支部领起来 志愿活动多起来
       每周一、周四下午,65岁的管城区代书胡同社区居民李培都会准时来到社区活动中心排练舞蹈。她所在的书梦艺术团有30多人,每逢重大节日,大家会为社区的居民义务表演节目。“以前社区里的居民各玩各的,现在大家互相熟悉多了,社区氛围变得更好了。”李培说。
       变化起于2014年。代书胡同本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无物业管理的老旧社区。当时,代书胡同社区党支部牵头,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创立了书梦艺术团、老年书画协会、校外课堂、巾帼志愿者、家电维修队等组织。
       “根据兴趣和特长,社区党支部将140多名党员分配到这些组织中,党员志愿者逐渐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的‘领头羊’。”代书胡同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思说,以党员志愿者领建各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最终服务于辖区居民。
       成立3年来,在社区党支部和党员的带领下,代书胡同社区志愿者参加清扫家园志愿服务活动3600人次、治安巡逻志愿服务4900人次、家电维修220人次、四点钟课堂志愿服务1300人次、大型文艺汇演50多场次,帮扶群众6200人次。
       郑州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说,“郑州市把社区党建工作聚焦在搞好社区管理服务上,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从家中走出来、动起来、融起来、乐起来,使社区党建服务居民、凝聚人心的初衷得到实现。”
       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志愿服务骨干
       摆摆凳子、关关窗子、看着玩乐的孩子别摔伤……在郑东新区商都路街道办事处体育公园党群服务中心,老党员马绍智最近被吸纳为志愿者,这让他有些兴奋。因为在这里,他一直免费学民族舞、国标舞,由于自己学得开心,他便也想为服务中心贡献点力量。服务中心的社工找他做志愿者时,他立刻答应了。
       针对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商业住宅社区,郑州推行以社区党支部主导、专业社工引领、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如今,老党员马绍智既是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也是志愿服务的提供者。
       “注重发掘党员志愿者,能有效增强志愿者内部凝聚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郑东新区商都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俊忠说,党员比较热心、愿意奉献,在专业社工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志愿服务的骨干。
       在管城区西堡社区,目前党员志愿者已达45人,平均每年参与志愿服务90次,个人服务时长超过35小时,服务群众1800余人。“党员志愿者一直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已成为传播社会文明新风的带头人。”西堡社区社工站站长孙瑜希说。
当前:A3(2017年1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