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创特色 同心共铸文明梦
——泸师附小城西学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纪实
借着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四川泸师附小城西学校立足校本实际,通过活动引领、师生参与等方式积极探索创建文明校园的新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水平。
学校秉承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泸师附小优秀的管理文化,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办学,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将校史、名言、泸师附小赋等作为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呈现,融入“书香、文明”的图案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元素,并积极打造“五个一”工程,让文明书香气韵滋养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依托活动载体
播撒文明之花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活动。每年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争当美德星少年、文明家庭的评选、新生“开笔礼”等活动,充分利用重要节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为了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小手拉大手 ,大手拉小手”系列亲子活动常态化。结合社会教育活动,开展了“书法进校园” “春节社区联欢会”“部队官兵进校园”“我是小小志愿者”等活动 。
经典诵读活动。该校保证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并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班级诵读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该校注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至少2次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
此外,该校每学年还开展了“学习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学子”活动。利用每周朝会、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平台大力宣传各级各类“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通过开展全校美德少年、文明学子的评选活动,让爱心、孝心、诚信、环保等美德遍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三大载体
力促创建全员覆盖
拓展宣传渠道。该校依托各个节日,精心组织不同主题的班级黑板报、班级作品栏评比;充分利用学校景观、文化墙、展板、图书漂流站、成蹊动态、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校园翼校通、少先队队室、校史陈列室等载体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
丰富社团建设。该校从15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学生俱乐部,每个社团安排了专业的指导老师,每周固定一节课的活动时间,充分地满足了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
加快信息化建设。该校开设了校园网、校园微信公众号,每周及时发送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及时与家长和社会互动,深受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抓实两大环节
提升教师水平
强化师德建设。该校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考核办法、评(聘)方案、学生家长对教师满意度测评方案。每学期针对教师师德建设,都要开展六个一活动。
强化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成蹊之光”教学研讨、《创意数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专题研讨活动、主题班队会观摩活动,全面提升各科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创建文明校园
成绩令人瞩目
该校一直把师生的文明行为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开设了幸福教育六艺课程,专门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德育课题研究,并将《构建幸福教育六艺课程体系实践研究》申报为省级课题。2015年12月,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该校获得江阳区教育局展板评比的第一名。2016年12月22日,在江阳区文艺汇演中,课本剧——《陶罐与铁罐》荣获江阳区一等奖,教师舞蹈《耕耘》荣获特等奖。在学科竞赛中,该校12位教师参赛,均获得区一等奖,其中8名教师获得第一名,代表江阳区参赛均获得市一等奖,5名教师获得泸州市第一名。
(泸州市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