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推动核心价值观“四融入”
       近年来,广东佛山市以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等工作,实现全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融入”。
  融入校园文化 提升核心价值观亲和力
  诵读经典促领悟。以“千万少年快乐阅读”为主题,开展创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争当“阅读之星”活动,以“凝聚民族力量 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让中小学生在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培育良好风尚。
  典型示范促思齐。多年坚持开展佛山市“美德少年”推荐命名和学习活动,评选出五届共计100名“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孝老敬亲、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环保卫士”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好少年,形成学习美德、践行美德、弘扬美德的浓厚氛围。
  主题活动促践行。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明理、立志、勤学、成才”“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党旗飘扬我成长”“感受建设成就,感悟时代精神”等活动,使爱国爱党的情怀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发芽。组织“微文明在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阳光厨房等活动,美化校园环境,培育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融入校园环境,提升核心价值观感染力
  拓宽阵地,提升环境。广泛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宣传栏、宣传牌、校园景观,充分运用相关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情景和校园氛围。
  美化校园,环境育人。2017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健康学校创建工作,以健康学校为重点,以整洁宜居的环境、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健康理念由校园向家庭、社会传播。
  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核心价值观引导力
  突出重点,课堂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入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德育课中,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强化诚信,落实课时。自2013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市各区中小学开设诚信教育课,统一使用由广东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发中心编著的《诚信教育教材》,并明确诚信教育课可在班会课、思想品德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统筹安排。
  融入学校管理,提升核心价值观执行力
  确保投入到位。在《佛山市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文明校园创建力量投入和资金支持,将文明校园创建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着力推进创建机构和队伍建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校园提供有效指导和切实保障。
  强化师德建设。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扎实开展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师德师风促校风学风。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严格责任考核。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评选先进单位、考察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
        (佛山市教育局供稿)
当前:二版(2017年11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