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续写中华新篇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对灵魂的坚守和坚信,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无不浸润在历经五千年历史传承的海洋里。儒学、道学、佛学等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杂家、农家等思想铸成中国人的神经;编钟、编磬、鼓埙、萧笛、琴瑟等声乐填充中国人的耳朵;舞蹈、书法、杂技、摄影、戏剧等艺术充实中国人的心灵……
在地球这片巨大的森林里,中华文化吸收了几千年的日月精华,成为了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大树之一,而我们要继续前行,就必须不断生长枝丫,不断让这棵树枝繁叶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在学习外来文化,不知不觉间我们对很多传统的东西,包括手艺、习俗、文化……渐渐地变得陌生。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向繁荣,离不开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正如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自强的根本。
但是,我们应当怎样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宋代大学者朱熹是继承、发扬儒学的典型代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倡导“格物致知”等思想,将理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儒学也在新变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崭新的时代,传统文化一样可以引领我们,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根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是活的文化,始终在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顺应时代,不断改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所以我们更应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中华文明会不断地传承下去,传统文化会重新焕发生机,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文化自信是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奠定我们大步向前的根基。文化自信,是对过去的认同,是对今天的激励,是对未来的承担,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踏步向前续写中华民族新篇章的动力!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2015级10班 李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