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社区、开源社区、戏楼后街社区等13个社区已经按照要求设置功能室,各个功能室的制度、人员、资料基本健全!”“湘中社区、滨西社区功能室正在紧张的整治建设中,预计本周可以完工。”“戏楼后街社区行动迅速,变化大,功能室配备齐全,尤其是抓住戏曲元素,打造戏迷文化、脸谱文化的街道特色思路值得肯定。”……
每天下午,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创建快报》都会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全区干部的手机上,通报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进展。每天一督查、每天一通报、每周一观摩的做法,推动源汇区社区文明创建风生水起。特别是今年以来,源汇区夯实基础,从基层社区入手,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一批批具有特色的社区功能室让文明融入百姓生活、浸润百姓心灵,有效地推动了社区文明创建,有力地助推了全市文明创建攻坚。
以人为本
文明新风拂社区
谈及社区功能室,源汇区干河陈乡柳江社区主任陈德玺如数家珍:“道德大讲堂、闲事会、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矛盾调解室、家长学校、红色网络家园、党员远程教育室、心理咨询室、童心服务室、居民说事室、心语工作室、科普活动室、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只要居民们想到的,在我们这都能找到。”
柳江社区以“便民、利民、惠民、育民”为重点,扎实推进社区功能室改建,功能室面积由原来的100多平方米扩建到近800平方米。不仅仅是柳江社区,如今,源汇区19个社区的社区功能室面积全都扩大到500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的开源社区功能室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为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室的作用,各大社区可谓煞费苦心:针对辖区内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情况,设置了四点半课堂;心理咨询室免费为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服务;矛盾调解室可以帮助群众调节矛盾纠纷……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功能室既是名副其实的“居民之家”,更是寓教于乐的“文明摇篮”,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
整合资源
志愿服务常态化
如今,走进源汇区各个社区,可以看到,每个功能室里除了其乐融融的社区居民,还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杨秋芳和陈东是双龙社区的志愿者,每周末她们都要到社区义务帮助辖区学生辅导功课,已然形成习惯。张淑琴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除了每周定时到社区服务,平时只要辖区居民有需要,她都会义无反顾地赶到社区提供服务。
让社区功能室成为文明创建大舞台,仅仅依靠社区工作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源汇区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先后建立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等,根据志愿者专长,分派到各功能室中,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
此外,志愿者还深入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敬老院等场所,为留守儿童、残疾人、高龄困难空巢老人等急需关爱的人群,提供多方面的志愿服务,并以“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向受助群体征集个人梦想,助其实现一个个小梦想。
建章立制
培育文明大舞台
近日,源汇区社区文明创建观摩周例会上,与会人员走进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功能室,精彩纷呈的文明宣传、完备齐全的规章制度,映入眼帘。十余个功能室,十余种制度,功能室负责人及志愿者工作职责一目了然。
为管好、用活功能室,源汇区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规范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和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并积极推报、宣传志愿服务之星、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同时,各社区还制定了志愿者积分制度,通过积分换礼的方式,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小小功能室,架起了社区和居民的连心桥,让文明润泽百姓心田,夯实文明创建的群众之基。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激励下,源汇区各个社区功能室为提高居民文明素养、促进社区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美丽源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