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还有多远?
李方方
       现如今,随着电影制作水准的提升,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国产电影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青春片、动作片、喜剧片、犯罪片、惊悚片等各种类型的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唯独在科幻题材上,尤其在硬科幻的创作上,始终处于止步不前的初始阶段,已经上映的影片中基本上无亮眼的科幻电影。但是随着国产科幻文学在国际科幻界地位的提升,近两年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创作者纷纷试水科幻片的创作,比如滕华涛执导了根据江南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海堡垒》,宁浩执导的《疯狂外星人》以及张小北执导的《拓星者》。
       为什么在国产科幻电影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还是有这么多优秀的创作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科幻电影的创作之中呢?《拓星者》的导演张小北说,在中国做科幻电影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要有野心,因为这是在挑战前人没做过的事情,他表示,《拓星者》的英文名是开拓者的意思,创作这部电影其实就是在给后面的创作者“填坑”。虽然现阶段国产科幻电影的创作很难,但是我们只有“不择手段”地前进,积累很多经验以后,才能产出适合中国本土的科幻电影。
       从去年开始,张小北导演就看到了人们对于科幻电影发出需求的信号,“有了需求之后就是应用,有了足够多的应用之后,就会给很多电影从业者足够多的体验,有了足够多的体验,大家会反过来提出要求,要求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形成标准,有了标准之后大家才能去谈科幻电影的质量和规模应该是怎样的。”
       制片人常犇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现状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距离中国的科幻元年到来之前,会有一个漫长的学习养成和阵痛的时间,现在的创作者对于科幻电影更多的是敬畏甚至畏惧,行业里的很多人都在聊中国有没有科幻电影的土壤,以及中国的科幻文化怎么落地。但是他从科幻电影的制作成本的角度考虑,他觉得中国电影的票房每年都在增加,可以消化科幻电影制作的较高成本。所以,钱不是问题,问题是缺乏专业人才的积累。
       除了人才的缺乏之外,其实对于科幻片的创作者而言,最难的是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案例,在中国拍摄一部科幻电影需要花多少钱多长时间都是未知,因为中国还远不能达到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水准,所以国外科幻片的拍摄数值在中国也失去了参考的价值。张小北说,拍一部科幻电影不仅仅是对视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整个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挑战。
       目前看来,虽然中国在科幻电影的创作上路漫漫修远兮,但是我相信随着电影人的坚持和努力,国产科幻电影总会有崛起的一天。    (据人民网)
当前:B3(2017年11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