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我,温暖你”
—— 宁夏吴忠有个“兰花志愿者服务室”
何春中

       67岁的王兰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居民。她从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后,成立了“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照顾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解决百姓琐事和邻里纠纷,成为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在王兰花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和谐之花在社区处处盛开。

 


“这个老主任根本没有退休”

 

       2004年,干了一辈子社区工作的王兰花,从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一有时间,王兰花还是喜欢到社区去转转。居民见到王兰花,依然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还是亲切地叫她“老主任”。
       在社区居民眼里,“这个老主任根本没有退休”。她总是说:“人退了,思想觉悟不能退。趁着自己还能活动,一定要为群众再做些什么,再为社会奉献点啥。”
       就在这时,年轻的社区党支部书记找到了王兰花,称要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希望她也来参加,发挥余热。王兰花不仅自己参加了志愿者队伍,还把过去一起共事的“老姐妹”也拉来了。在志愿活动期间,大家提议,以王兰花的名字成立吴忠市利通区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王兰花热心小组”。每当有群众上门寻求帮助,王兰花和小组成员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
       10年来,“王兰花热心小组”共发出热心服务卡1万余张,为居民解决暖气不热,贫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学生转学、入学,调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等疑难杂事共1500多件,捐款捐物价值共计30余万元。
       如今,正式命名为“兰花志愿者服务室”的志愿者队伍在王兰花的带领下,遍布了金星镇每一个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

 

       裕西社区的居民张金霞下岗后,留下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出去谋生了,老人和孩子一时间没有了亲人的照顾,生活陷入困境。
       在老人和孩子孤独无助时,王兰花带领热心小组的成员及时上门义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大家通过争取公益资金为老人和孩子买菜买药、送吃送喝,后来又为老人和孩子申请了低保,鼓励老人和孩子好好生活。随后,王兰花又帮助张金霞在社区争取了公益性岗位,使一家人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如今,照顾小区内的孤寡老人安明香和连月新已成为张金霞每天必做的事。
       前年夏天的一天,听说金花园小区有一位单身母亲马瑞聪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9岁的脑瘫儿子,生活很困难,王兰花的心又揪了起来。王兰花和热心小组的成员帮助母子俩申请了低保,还为马瑞聪争取到了物业保洁的工作,又到民政局为孩子办了残疾证。

 

“慈善的路越走越宽广”

 

       为避免群众反映的问题有遗漏,尽快给予答复和解决,王兰花就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居民反映和要解决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一件一件去落实。
       10年下来,王兰花记了10多本特殊的“日记”。
       王兰花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干好了都是琐碎的小事,干不好就是影响社区和谐的大事。”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王兰花始终坚持“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有诚心、调解纠纷有耐心、处理问题有公心”的“五心服务”。
       今年,她又联系利通区辖区内的律师、人大代表和妇联、工会等,制定了“菜单式调解法”,根据法律调解,在调解中宣传法律,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
       只要是为困难群众办事,王兰花甘愿跑断腿、磨破嘴,理直气壮地去争取,市政府、民政局、环卫局、建设局……只要是跟群众有关联的部门单位,她都敢跑,也跑遍了。
       王兰花先后获得吴忠市首届“十大慈善之星”“全区优秀人民调解员”“2012年感动宁夏人物”“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社区优秀志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面对荣誉,王兰花很淡定:“慈善的路越走越宽广,我无怨无悔,只是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据《中国青年报》)

当前:A4(2017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