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把道德讲堂“搬”进扶贫村
       本报讯(赵成福)为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河南省确山县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把道德讲堂“搬”进扶贫村,推动思想道德教育进农家,让群众接受道德洗礼,感受道德力量。
       活动细安排,文明单位作表率。该县制定下发了《确山县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帮扶村举办道德讲堂和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对全县在镇、村举办“道德讲堂”的标准流程、工作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从今年5月开始,全县各省级文明单位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率先把道德讲堂“搬”进扶贫村。
       搭建大舞台,干部群众齐登台。将各村新修建的舞台与广场作为道德讲堂的举办地,鼓励村民参与其中,文化志愿者、镇村文艺骨干以及乡村文艺队纷纷登台,大大丰富了道德讲堂的活动形式,通过扩大单场讲堂的举办规模,增加了教育活动的受众群体,通过提升活动的严肃性和仪式感,增强了道德讲堂的影响力。
       节目精挑选,讲堂流程接地气。各省级文明单位发挥自身优势,贴近乡村实际,丰富讲堂内涵,精心设计了乡村“道德讲堂”的形式与内容。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精神文明建设和扶贫工作融入到文艺节目中,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模范受表彰,讲堂内涵得提升。全县“道德讲堂”进村入户,把“孝老爱亲模范人物”和“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融入其中,表彰了一批农村基层模范人物,树立起群众身边的道德标杆。
       全县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文明单位率先垂范、积极行动,陆续开展了十几场道德讲堂进乡村活动,邀请当地村干部、群众共同参加,共表彰了100余名先进人物,村民累计参与近1万余人次,凝聚了脱贫攻坚的正能量,促进了家风乡风文明建设。
当前:B2(2017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