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就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国家卫生计生委始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弘扬和践行崇高职业精神和志愿精神,充分动员广大卫生计生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厚植了强大的道德根基和精神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顶层设计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多年来,在扶贫济困、孝老助残、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重点服务领域,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担当了重要角色。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卫生计生行业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加强医政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抓手,成为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取向。
国家卫生计生委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谋划、部署和推动,把志愿服务作为医院评价和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国文明单位和青年文明号创建的考评体系,逐步使“软实力”变为“硬指标”。一些省份成立了省级卫生计生志愿服务组织,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行业主要社会组织组建了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在全行业和委直属机关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征文、“三个最美”推选等活动,推出图书、微电影等文化作品,营造了浓厚氛围。
服务百姓健康
向基层和一线延伸
紧紧围绕深化医改、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健康扶贫等健康中国建设重点任务,推动志愿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在窗口单位拓展,向困弱人群倾斜。
国家卫生计生委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周活动,近300万医务人员参与活动,诊疗患者近6000万人次。“健康快车”等慈善医疗活动,援建了75个眼科中心,已使19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2015年起实施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把志愿服务作为深入持久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打造关怀关爱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品牌项目。连续开展十二届“你在他乡还好吗”活动,10多万流动人口直接受益。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遍及近20个省(区、市)、120多所高校,圆梦女孩志愿行动致力于帮助贫困女孩成长成才。
联动整合资源
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以“三工联动”促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鼓励医院引进、培养医务社工人才,提供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构建职工、义工、社工“三工联动”模式。大力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全面推广项目化管理机制。发挥医疗卫生专业优势,深度参与邻里守望、关爱农民工子女、阳光助残等国内志愿服务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个人和集体典型。
下一步,将紧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行业志愿服务向纵深和常态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专业化。加大对行业志愿服务的指导和推进力度,加强建章立制和政策引导,提升卫生计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共同构筑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关爱网络。二是进一步打造项目品牌,推动普惠服务与聚焦特殊群体服务相结合。在服务内容上,把健康促进、扶贫济困作为重点。在服务人群上,以流动人口、留守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为重点人群,开展关怀关爱服务活动,持续深化项目品牌。三是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以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为主线,深入挖掘全行业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加强典型选树和榜样引领,加强理论研究和文化宣传,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副主任、直属机关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