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出“绣花”功夫 打出“三精准”组合拳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扶贫攻坚纪实
孟祥林 尹久红 黄海

       近年来,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和专长,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扶贫工作,让每一个扶贫项目都精准落地,取得实效。

 

 
精准对接
“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一直以来,攀钢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帮扶思路,通过精准扶贫,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攀钢良好社会形象。
       地方政府和群众最急、最需要攀钢解决的问题,就是攀钢规划扶贫项目的着眼点。
       今年,攀钢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贵州省盘州市、四川省盐源县进行实地调研,对扶贫工作进行对接;四川机电学院、攀钢集团总医院等单位,也纷纷深入各扶贫点,进行蹲点、走访、衔接。根据实地了解的情况,攀钢制定了2017—2020年扶贫工作规划,涵盖基建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扶贫等扶贫举措,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同时,攀钢还选派了干部挂任副县长和村第一书记,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帮助修建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利用医疗资源,对当地贫困群众进行医疗救助……一项项具体帮扶工作被列入攀钢扶贫清单,并逐级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强化扶贫主体责任,加强脱贫成效考核。

 


精准实施
抓住“跳蚤”一个一个地“掐”

 


       近年来,攀钢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开展精准扶贫,抓住“跳蚤”一个一个地“掐”。
       四川省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上村村河边组村民的居住地海拔较高,没有水源,村民祖祖辈辈都是喝“天坑水”,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影响;大坪子村和毛坪子村村部陈旧且年久失修,刮风漏风,下雨漏雨,没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对接,今年7月底,攀钢出资,由当地企业负责施工,对这3个贫困乡的公共设施及饮水工程进行了援建。贵州省盘州市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攀钢定点扶贫对口点,今年上半年,攀钢通过采购贵州盘州市煤炭等方式,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开展“同舟工程——救急难”慰问行动、金秋助学等活动,缓解贫困农户、留守儿童等贫困户迫在眉睫的困难……每一个扶贫项目,攀钢都是精准发力,每一项扶贫措施都是有的放矢。

 


精准施策
“输血”更“造血”拔掉穷根子

 

       “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今年,攀钢在盘州市高官村进行了基建扶贫、党建扶贫等全方位扶持工作,借助盘州胜境温泉发展契机,援建了高官村“泉上四寨”项目,整改扩建通村柏油路,整治景观河道,整治民俗房屋……这一项项措施的落地,带动了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高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扶贫示范村、生态旅游示范寨、群众增收“样板”点。
       同时,攀钢还为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补上了“短板”。攀钢利用攀钢集团总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开展了医疗服务、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转诊工作,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攀钢发挥四川机电学院教育资源优势,对盐源、稻城、盐边等县的贫困乡村进行电工、计算机等培训,提升教育水平和生产技能。出资援建稻城两个学校的电脑室,捐赠电脑80余台,帮助大山里的孩子打开通往外界的“窗户”。
       一项项扶贫工作的落地,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感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怀,攀钢扶贫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及省、市的肯定。自2001年以来,攀钢先后获得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当前:B2(2017年1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