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交通文化
近年来,河南省汝州市交通运输局秉承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为最终工作目标,坚持交通行业发展与文明创建“一体化”实践,立足行业,奉献社会,在工程建设、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和文明创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汝州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受到了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去年以来,汝州市交通运输局一方面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提升全员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健全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制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全体党员“亮身份、做承诺、当先锋、树形象”,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强化“两个责任”,确保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在路爱路、在路为路、在路忧路意识,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竞赛,努力形成在岗爱岗、敬业专业氛围,深入开展学习、评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活动,努力培养、推荐行业先进典型。以“道德讲堂”为主要平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教育,把道德要求渗透在机关管理的各项制度中。
不断创新载体,提升文明创建职工全员参与水平。清明节组织凭吊革命先烈活动,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七一”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学习党章党规心得交流和党章党史知识竞赛;建立健全网络文明传播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解决社会舆情问题,传播正能量,形成网上文明传播和良好行业形象合力;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征文、征歌、书画摄影等活动,深化“悦读、廉心”读书活动和“优秀家规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聚合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元旦、春节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扶贫联系点结对帮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积极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学雷锋和上级统一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
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提升公路文明服务水平。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修改完善公务接待、财务报销等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强化工作作风、来信来访、值班、机关工作纪律检查考核兑现等工作落实。大力倡导“一张纸两面用,一件物两人用,一分钱两半用”,加强机关工作纪律、办公环境、公共场所管理,建立节约型、学习型、精细型机关。深化“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立利民、便民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做到服务“零距离”“零缺陷”;执法“零投诉”“零诉讼”,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严肃查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
健全机制,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交通信息和内、外部网站等载体,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创建工作的新做法、新成效,学习先进经验,为推进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乐于参与、全员参与的创建机制。强化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优化行风监督工作,聘请行风监督员,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年度目标责任,健全文明创建工作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出人才、出成绩、出经验的平台。巩固和深化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健全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文明创建各项基础工作。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做到主要工作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做,创建过程有人查。倡导从大局着想,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入手。牢固树立“文明无止境”理念,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和“每人,每天,每件事”的动态管理模式,把文明创建各项基础工作与党建和公路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树立法治理念,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实施管理,努力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培育提高用法治管事、用法治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教育职工自觉尊法守法,引导职工和群众自觉抵制邪恶和不良倾向,发扬好传统,传递正能量,都做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