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之窗”再获誉 文明浇开幸福花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文明城市创建掠影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是一座融合了中俄蒙三国风情的边境口岸城市,被誉为“东亚之窗”。11月17日,满洲里市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四连冠”!自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满洲里市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及早部署 全面推动
       今年伊始,满洲里市就启动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方位积极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该市先后召开了“五城联创”动员大会、全市文明委工作会议、文明委工作扩大会议等一系列工作会议,在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陈立新深入分析了全市深化创建工作形势,认真查找了薄弱环节,并对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公益广告宣传是该市创建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设立“道德模范事迹一条街”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一条街”,将满洲里市历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和历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展示给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展现了全市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同时,广泛利用城市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屏和楼宇电视刊播公益广告;在人员密集地段以及城市路牌、公交站牌等处也设有公益广告及文明提示牌,实现了联动宣传,提升了文明创建知晓率。
       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2013年至今,满洲里市已连续4次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赴海南三亚进行集体健康疗养,这是市委、市政府关爱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具体举措之一。此外,还印发了《满洲里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帮扶礼遇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敬重、关爱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
       该市已成立55个志愿服务队,截至11月,注册志愿者达到38400人,占城市常住人口比例为35%。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14个、便民利民应急保障服务站18个,并建成了具有特色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对接系统和志愿者服务数据库。
       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全市交通引领志愿服务活动,并与俄蒙毗邻地区签订了《关于在俄蒙毗邻地区开展文明交通引领活动月的协议》,约定每年6月在中俄蒙三国毗邻地区同时开展文明交通引领活动,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国际交流。
       固强补弱,争创佳绩
       满洲里市文明创建工作活动丰富、亮点频频、成效显著。通过发放倡议书、《市民文明手册》《满洲里市民文明守则》海报,命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推荐上报自治区文明社区候选单位,开展“网晒全家福 全民点赞月月评”“读家书、写家书”主题征文、“文明家庭家风耀北疆文明礼仪进家庭”主题道德讲堂等活动,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弘扬传统文化,持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深挖活动的文化和思想道德内涵,将之打造成文明创建工作的闪光点,组织开展了“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主题系列活动,倡导文明风尚。
       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成了对全市17所学校的“文明校园”创建督察、评选工作。组织开展了“学习雷锋少年志愿服务在行动”“网上祭英烈”“万名小记者文明发现”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评选表彰了107名市级“美德少年”,并组织开展了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活动。
       满洲里市连续四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份荣誉将激励满洲里市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满洲里市文明办供稿)
当前:B2(2017年1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