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新使命 迈进新时代
——江西省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改革发展
张远正 本报记者 任维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要求,为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江西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主要矛盾,精准施策,创新服务,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
       推进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建设 ,让全面两孩配套政策更好地惠及群众
  江西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省人大及时修订了《江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统筹推进生育政策、服务管理、目标考核的综合改革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时,还修订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假、生育津贴和生育保险等相关政策。此外,江西省九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18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底,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
  推进“互联网+”计划生育服务改革,让智慧计生系统更好地方便群众
  江西省创建了“江西省计划生育服务系统”,搭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协同应用的一体化智能平台,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网上服务。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服务和手机APP应用等多种途径,方便群众快捷办证、查询信息、了解政策。
  同时,推进“减证便民”,各地探索建立了卫生计生“多证合一”综合服务管理模式。九江市将卫计的八证整合为《居民健康服务证》,“一本证”替代“一堆证”,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卫计合证平台”,实现居民健康全程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行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制度改革,让母婴安全措施更好地呵护群众
  近年来,江西省将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关口前移,把免费婚检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一并落实。面对高龄、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加的挑战,江西省开展“母婴安全年”活动,推出一系列措施,提升孕产妇救治能力。
  为构建新生儿救治网络,江西省出台了《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在全省构建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加强救治能力建设,开通急危重症儿童急诊绿色通道。
  推进基层卫生计生机构队伍深度融合 ,让基层卫计人员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巩固基层计生工作网络队伍,江西省印发《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街道)设立卫生计生办,配齐专职人员,强化工作职能,建立卫计管理、服务、监督等“八大岗”。要求各村居配齐村级卫生计生专干,肩负起宣传、信息、服务和执法联络等“四大员”工作角色。
  重构基层计生业务工作规范。印发《江西省基层计划生育业务工作手册》,明确乡村两级卫生计生机构设置,建立了基于卫生计生融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提升基层计生人员服务能力。江西省实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江西省计划生育业务培训系统”,让基层卫计管理人员尽快熟悉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以便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当前:A2(2017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