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书店靠信任“存活” 传递知识和诚信
产娟娟
凌晨4点半,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嚣与嘈杂,月光柔和,点点星光点缀着城市的上空,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家书店依然亮着灯,给清冷的街道带来一抹温暖。
店内没有工作人员,桌上的投币箱就是“收银员”。门口一块牌子上写着“店主因无时间打理,敬请亲们文明购书”,墙上还贴着店主的手机号和收款二维码。一个自助投币箱、一个留言本、一些标注区域的引导书签、墙边角放着几个供读者看书的座位、一台旧电脑,以及堆得满屋子难以计数的书籍——都在诉说着这家书店的与众不同。
这家无人看管,靠信任“存活”的“非帆无人书店”,已静悄悄地开了5年。
每天凌晨4点半,老板娘李爱群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生活。起床做饭、整理书架、处理订单、去旧书市场淘书进货……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
店内卖的全是旧书,多是李爱群从学生手中或者旧书市场回收的,从文学、艺术、学术、古籍、哲学到科技、考试、地理、宗教、法律等无所不包。书被划分为三类:分别是10元3本、10元1本和按书本定价的3折出售。
上世纪80年代,因家境贫困,李爱群辍学,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长沙黄泥街的书店打工,书店生活让李爱群萌生了自己开一家书店的念头。“开书店不仅能赚钱,还能每天看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事?”
2000年,李爱群的第一家书店开张了,由于不是很懂开书店的窍门,书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盈利,后来由于所处地段拆迁,书店不得不换地方,最后落脚到了麓山路。到了2009年,李爱群的第二个孩子出生,由于要带孩子,没有多少时间看店。她不在书店时,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门口,顾客买书时给她打电话,她就让对方把钱放到指定的地方。
李爱群从这件事中受到了启发,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是不是她就可以全心照顾孩子,还能有时间淘书了呢?而真正让李爱群有了正式对外挂牌“无人书店”的想法,则是在学校的家长QQ群内,一次关于社会诚信的讨论。
一些家长认为社会毫无诚信的言论让李爱群很伤心,她自己开书店的经历告诉她,还是有很多信任和美好存在。
她萌发了一个念头:希望用事实来证明,社会诚信并非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不堪。
在随后的经营过程中,李爱群遇到了很多暖心的人和暖心的事。学生买书算错了钱,会在QQ上发付款信息截图,留言“不小心算错了钱,下次再去拿一本书”;有读者会在留言本上写着“在店里看了一下午书,投币箱里放了五元钱”;碰上钱不够的时候,顾客会在店里留下一张纸条“我欠你3块钱,下次带过来,纸条留作证据”……
没有人要求顾客做些什么,这些自发的暖心行为让李爱群彻底在忐忑中放下了顾虑。书店也从最开始熟人之间的尝试,到正式挂牌无人书店,再到后来干脆24小时不关门。李爱群说,这是一个逐渐敞开书店门,也是逐渐打开自己心门的过程,更是一次敞开社会的心门。
在李爱群的无人书店,没有“开门”“关门”的概念,也没有“营业时间”的概念。天黑了可以自己去开灯,多晚想去买书都可以,甚至在书店待上一晚上都没有关系,一切全凭自助,也全凭信任。
2016年12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5位同学自发地为书店进行了一次“画龙点睛”。他们运用所学之长,为书店设计了小吊牌儿、店主名片、区域划分的书签、各种温馨的小提示,给书店点缀了许多美好。
李爱群希望,她的书店可以一直开下去,传递知识,也传递诚信。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