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就当久久为功
余志勇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了一场深刻转变党风政风的激浊扬清之变。5年踏石留印,5年抓铁有痕。驰而不息反“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振,民风社风焕然一新。(人民网12月4日)
从“舌尖上的浪费”到“会所中的歪风”;从“车轮上的铺张”到停止新建楼堂馆所;从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到清理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五年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19.3168万件,处理人数26.2594万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4.5059万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省部级干部22人,地厅级1555人,县处级11882人,乡科级131600人。全面从严治党,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专项整治,精准发力,攻克作风顽瘴痼疾,就当久久为功。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年接着一年地干,以一个个具体问题为突破,动真碰硬,带动作风整体转变。事实证明,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持之以恒地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能清除作风尘垢。数据调查显示,中央和国家机关、29个省区市直属机关公车改革完成,节支率分别达到14%、7.9%;全国共调整清理办公用房2227.6万平方米等等如是,群众拍手称快正是为清正风气叫好。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与此同时,如通报所述:“四风”问题也出现了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新表现。今年1至10月,中央纪委和中纪委网站通报曝光的63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显示,以虚假支出公款购买高档酒水,借公务之机公款旅游,用公务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收受微信转账礼金,变相发放津补贴,化整为零操办婚丧嫁娶等。可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方能营造出日益清正的政治生态,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纠正“四风”一刻也不能放松,在从严执纪之外,还得继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设立曝光平台、手机随手拍和微信一键通,织密群众监督网;得对“四风”问题线索先查先办、快查快处、严查严处,深挖细查干部“四风”问题线索;得整合审计、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工作信息资源,实时收集汇总相关信息线索,加强数据分析,及时梳理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总之,监督无缝对接,用好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撒手锏”,党风政风就能带动民风社风最大化之变。
治标需治本,作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转作风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将制度的“笼子”扎得又紧又密,久久为功进行作风建设,使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常态,从而把号召性的、要求性的东西变成制度,让所有的党员干部养成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