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蓓蕾 德润心田植沃土
——河南省南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张涛 叶鹏

编者按

       作为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未成年人人数最多的地级市,南阳市认真贯彻中央、河南省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部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未成年人工作成效显著。
       在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南阳市是河南省唯一受到表彰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近年来,南阳市1个集体、1名个人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未成年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4个县区、19个集体、22名个人受到河南省文明委表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中,南阳市3家学校榜上有名。

       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民族复兴的战略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 未成年人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2013年7月,南阳市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在市文明办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各县区文明办也相继成立未成年人工作科室,为推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每年召开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任务分工的意见》《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检查考评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各地各级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进行了细化量化,对工作成效的衡量提出了科学、公平的考核依据,强化了责任意识。
       ■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初步形成
       注重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格局。近年来,南阳市共涌现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3所,省级文明校园7所、文明班级10个、文明教师16名、文明学生22名,市级文明校园231所、文明班级231个、文明教师573名、文明学生762名。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强化工作落实。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交通设施,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整顿停车秩序,落实交通复杂路段民警和协管员维护学校上下学交通秩序制度。2014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调研组到南阳市桐柏县,对南阳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肯定。
       不断加大未成年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扎实开展关爱保护活动,切实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南阳市共建成各类留守儿童之家等关爱阵地1300多个,资助210名困境儿童参加医保,资助72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
       ■ 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作用突显
       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了解社会、学习历史、丰富阅历提供了新的阵地。坚持将心理健康辅导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水平。目前,中心城区112所中小学校及19个街道、144个社区和19个乡镇均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
       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76所,覆盖率达到92%。各少年宫学校以“我的中国梦”实践活动为主题,围绕“七进”少年宫为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2016年河南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南阳市西峡县召开,南阳市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为主题,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清明节、儿童节、建党节、国庆节以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南阳市共涌现21名河南省美德少年、468名南阳市美德少年、2275名县区级美德少年。

当前:B1(2017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