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磨练终成钢
——记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公司线路班班长王强
叶菊祺
眼前的王强,儒雅中透着睿智,沉稳而不乏激情。乍一见面,你就会被他乐观、豪爽的性格所感染;乍一交谈,你就会被他敏捷的思维、激情昂扬的工作干劲所吸引。
别看他年纪轻轻,但他已经是一个掌管数百人的供电公司线路班班长。1993年进入电力行业的他,在施工一线一干就是二十个春秋,为全县的电力工程建设燃烧着自己的青春。二十年的岁月,在人生的坐标上也许只是丈量时光的线段,而他以责任描绘安全经度,以奉献刻画服务纬度,用二十余载青春韶华点亮了人生坐标。
吃苦在先:“我是班长,就应该吃苦在前。”
集体企业改制后,王强便肩负起了供电公司线路班班长这个重任。他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因为线路班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复杂性高、部门规模大,还承担着全县电力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他丝毫不敢怠慢。自从上任以来,王强铆足了劲,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他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既要负责统筹日常工作,细心地做好计划安排、任务调配和督促工作,又要经常到大型、重点工程现场,及时查看各项任务的实施情况,确保工程安全完成。工程施工期间,王强时常会亲自帮着做些搬运的活儿,常常弄得汗水直流,灰头土脸。当班员劝他站在一旁指挥时,他总是严肃地说:“我是班长,就应该吃苦在前。”
去年夏天,最忙的时候,一天会有四五场抢修。有时安排好了工作,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又会接到抢修任务。有时为了指挥抢修工作,深更半夜回到家都是常事。
某日夜里10点多,王强又接到电话,金陵桥村因低压电缆故障造成停电。心急如焚的王强二话不说,立马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查看。在确定了施工方案、交代了工作任务后,大家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抢修中。此时虽然已近午夜,但却一点没有凉下来的意思,依然延续着白天的闷热。周围满是摇着扇子的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开来。“这么热的天,今晚可怎么睡啊?”“也不知道电会停到几时?”此时,忙碌指挥协调抢修的王强,全身的衣衫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依然有耐心地安抚群众。经过4个小时的奋力抢修,凌晨2点该线路恢复了正常运行,金陵桥村的居民们终于能睡上一个凉爽的安稳觉了。
辣味十足:“干我们这行,安全和质量就是生命线!”
熟悉王强的人都知道,在工作中他独挡一面、雷厉风行,特别是在安全、质量问题上绝不手软,是个“铁腕班长”。
王强对手下的工程严格把关,凡是遇到大型工程、重点工程、复杂工程,他必定会赴现场勘查把关,率领施工队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赢得了客户满意和信任。在工地上,王强总是事无巨细地查安全隐患,任何一点危险苗头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对于想蒙混过关的,决不给予一丝通融。他总是走一处说一路,不厌其烦地给施工队员讲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除了严抓安全外,王强对质量的严格把关也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有一次,在土建部分基础立杆施工中,施工人员由于经验不丰富,没能按工艺规范完成施工,出现了一点点细微的偏差。这一点毛病又被苛刻的王强给揪了出来,他要求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施工人员求情道:“王班,眼看着活已经干了大半,再说这点小偏差对整体质量没有影响,勉强也能过去。这次就算了,我们保证下不为例。”大伙儿纷纷求情,希望王强手下留情。谁知他态度坚决,执意要求推倒重来:“干我们这行,安全和质量就是生命线!”大家拗不过他,只能立即进行整改。
曾经酸楚:“我所做的还不及她对我的万分之一。”
2010年,母亲被查出患肝硬化。自母亲患病以来,王强便担起了照顾她的重任。每天早上6点起床送她去湖州治疗、为她按摩、拿药喂药、陪她聊天缓解病痛……这样的“日程安排”对王强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这些都是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母亲的病需要24小时不离身地看护。白天我工作忙,便由父亲来照顾她。晚上一下班,就由我陪在她身边。”线路班的卢剑锋这样感叹:“王班每天不但要处理各种繁杂的工作任务,还要照顾他妈妈。两头他都兼顾得很好,这点我很佩服他!”
为医治母亲的病,王强四处求医问药、网上查询。因长期患病,老人的脾气变得特别大,有时嫌药苦,闹情绪不愿继续服用。每当这时,王强总要想办法哄得老人乖乖吃药。他耐着性子像哄孩子似的,把药一口一口喂到母亲嘴里。为增强她的体质,他还坚持晚饭后陪着母亲散步。天晴在小区,下雨在屋檐,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儿子的搀扶下悠然漫步。为提高护理水平,王强买来了很多本肝硬化病护理方面的书来学,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按摩保健,都细心地一一记录下来。四年来,王强俨然成了一名“医学通”。
“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自然要回报她,我所做的还不及她对我的万分之一。”在王强平和的笑容里,没有怨言,只有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