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街道 创新“四个一”工作法 推动文明创建工作
       本报讯(罗希奠)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街道地处核心商圈,属老旧城区,流动人口多、商贸企业多、经营门店多,文明创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近年来,街道积极探索创新“四个一”工作法,多元主体协同善治,分级压实单位责任,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建一张网格:全域覆盖文明创建的单元网格。街道在原有基础上,集合所有单位、门店共同参与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设置了大中小三级网格,分类划定“居民区管理网格”和“特定管理网格”,形成四类单位明细,制成了详细的社会面网格。细化每栋楼宇的网格联系名册,选派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等担任楼栋信息员。建立社会事务管理站点,制定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对名册一月一核实,解决单位门店流动性大的特点。通过行政资源下沉、组建文明创建自治组织,形成了“街企共治、社会协同、大众参与”的良性治理循环。
       签订一份公约:单位履行文明创建的责任清单。以公约模式确定责任边界,以核心工作为重心,明确责任清单,以正反清单为导向,推进责任落实。将各类单位、主体纳入朝阳平安志愿者协会,以街道“融合工作法”为思路,引导单位明确自身主体责任,提高其参与街道及社区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与辖区单位签订责任公约,建立起规范化的自治模式。引导辖区各类单位、主体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平安志愿者注册机制、爱心认领机制,让单位充分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充分依托街道党政微信号、宣传栏、宣传手册等载体,宣传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刊登、播放相关公益广告。鼓励辖区企业、社区、社会团体开展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良好氛围。
       搭建一个平台:单位参与文明创建的管理平台。以朝阳平安志愿者协会为抓手,以文明创建为支撑,以“红袖章”志愿者为补充,构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平台。建立单位定期走访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办证上门、政策宣传上门、上门督促落实等“柔性”服务;以街道“1+X”工作体系为平台,联合安监、城管等部门做好“刚性”执法。坚持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诚信“红黑榜”发布会,建立“信用朝阳”信息网络和媒体发布平台,通过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守信联奖、失信联惩,切实建设诚信经营制度体系,使信用记录真正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落实一套机制:单位履行创建责任的奖惩机制。发出社会责任履行倡议书,建立和完善机制体制。每季度组织讲评,年底要求重点单位报告履责情况并予以公示,对履责优秀者进行奖励,对后进者予以处罚。城管部门和街道所有门店、单位签订责任书,成立各类自律自治协会,每月推出“城管红黑榜”,对连续12个月上“红榜”的门店、单位,街道会在年终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连续3个月上“黑榜”的门店、单位,则给予通报批评。对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工作落实不到位、门前环境卫生脏乱的责任人,街道将采取约谈、警告、通报批评等方式督促其整改。同时,强化激励和约束举措,对积极履行文明创建责任的企业,在安排有关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推荐评选文明单位时予以重点考虑;对在履行文明创建责任方面贡献突出的企业经营者,积极推荐其参评“湖南好人”、省劳动模范等社会荣誉。
当前:B2(2017年1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