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树新乡贤 引领好民风
——陕西省汉中市实施“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综述
宋渝
       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4月,陕西省汉中市启动实施了“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在全市152个镇1948个村建立起乡贤文化促进会,使乡贤文化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自治和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和强劲引擎。
开展乡贤挖掘选树
重塑敬贤修德淳朴新民风
  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以“身边乡贤大家评”活动为载体,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确立严格的评选标准,并按照常住人口0.5%的比例,通过“一推荐、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挖掘树立了一批口碑良好的乡贤。
  广泛宣传乡贤事迹。按照“一幅照片、一张榜、一个故事、一块匾”的模式,营造宣传学习乡贤、尊重礼遇乡贤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乡贤进讲堂”“乡贤故事会”、优秀乡贤风采展示等活动,并利用文化墙、宣传栏、乡贤榜,引导群众见贤思齐。
  抓点示范整体。通过加强宣传、设立试点村、组织乡贤进行学习培训等方式,引导乡贤切实发挥引领乡村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的“排头兵”作用。
推进法治德治融合
再造乡贤治理蓬勃新气象
  汉中市创新实施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两委+乡贤”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发动乡贤积极投身乡村发展,树立农村新风正气,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乡贤组建文艺宣传队、曲艺演出队、科普协会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传统节庆组织开展文明祭祀、民俗表演、敬老孝亲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明确了“原则上村‘两委’成员不参与乡贤评选”的规定,邀请乡贤旁听政府决策会议,鼓励乡贤为镇村“两委”献计献策,使之成为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实现了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发挥乡贤引领作用
凝聚脱贫致富发展新动力

  汉中市坚持将“乡贤文化促进会”与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统筹结合,打好“感情牌”、算好“经济账”。
       发挥“致富带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多种平台,让乡贤中的企业家、致富能人现身说法,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和致富能力,并号召乡贤帮助困难群众学技术、筹资金、跑市场,实现共同富裕。
       发挥“热心公益人”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热心公益的乡贤身体力行,带动群众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发挥“纠纷调解员”的矛盾化解作用。高度重视并主动激活各地乡贤资源,充分发挥乡贤在维护稳定、解决干群矛盾、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当前:B2(2018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