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善念的雨水洒到我们的心田
——读朱成玉散文集《每一滴雨都在认真地落》
袁恒雷
国人对东北的印象可谓是一提起就是寒冷的境地,虽说这里实际上是地域辽阔,四季分明,可漫长的冬季还是让人对这片苦寒之地感到敬畏而又神秘。黑龙江省的七台河市,位于东北的北部,10月份时,那里的气温已经初见冬天的端倪,而那时,我收到了居住在七台河的朱成玉先生寄赠的散文集新作——《每一滴雨都在认真地落》,从标题到内文,满满的温润诗意。这部书我断断续续读了近一个月,我读得很慢,如品茶赏玉,而正因为此,让我在这个冬天里一直徜徉于诗意与暖意的眷顾里。
在我看来,朱先生的散文特点带有着浓郁的诗意和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很多作家,其实最初都是以写诗出身,朱成玉先生也是如此,多年的诗歌锤炼,让他拥有了诗意的文字,拥有了诗人的气质情怀,更让他的生活盈满诗意芬芳。
在他的世界里,生活以悲欢离合的滋味诗意呈现,诉诸笔端后,便成一篇篇诗化作品。先说他拟题,早期篇名《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梦是夜的花朵》,每个题目就是一句诗,本书中的诗意题目更是俯拾皆是——《穿衣裳的风》《如果月光偷饮了你的美酒》《不惊慌的雨》……这样的题目是不是一见即爱不忍卒读呢?而当我们翻开书页,读那一篇篇锦绣文章时,你会发现作者的才情实在是符合他的名字——字字珠玑,随手成玉。
我认为,朱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同样是源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他是个极其顾家的男人,他对家人的书写总是令人引发共鸣,他对家人的爱流淌于字里行间,且看《睡在炊烟里的母亲》:“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写三妹一家的《云彩从来不迷路》:“不得不佩服三妹,她在那样艰辛的岁月里,却给孩子的心装扮成一座童话的城堡。”写祖母的《白天打扫,夜里祈祷》:“祖母一生都在不停地打扫,我想,那是她在努力打扫时光里的苦楚,擦拭命运里的阴霾吧,使一个个日子变得明亮而欢快。”《风是父亲的苦难》:“可是父亲执拗得很,他说,欠下的就要还,还一点算一点。你们后背上扛着大山,我没办法替你们搬掉,就替你们卸几块石头吧。”可以说,从书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将其生活中的亲友,都一一记录了下来,而呈现到我们面前的,是酿好的酒,烹好的佳肴。
这本书里这种关乎亲情友情爱情的佳作比比皆是,你会发现这些材料似乎平淡无奇,但这些故事却依然能打动我们,那是源于我们人类情感共鸣的体验,还有作者写作的态度是真挚、向善向美的,唯有如此,才可以化凡俗为喜闻乐见。
不知是巧合还是这本书责编的故意所致,本书压轴的篇目叫《不惊慌的雨》,而书名叫做《每一滴雨都在认真地落》,可见朱先生是个爱雨的人,而雨就是水,上善若水,水也是生命的本源,因此,我也希望这本书传递出的善念恰似这些雨水,能洒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