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博物馆里看“网红”
        春节前夕,《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知道中国》等一系列文博节目的走俏,带火了博物馆游。作为文旅大省的陕西,今年春节期间,全省281家博物馆除现有陈列外,还推出了109个有历史味儿、有年味儿的新展览,让观众“在博物馆里过大年”,进一步彰显了陕西文博系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个春节,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不仅是众多来陕游客的选择,也成了不少本地人的“打卡项目”。
        “快看,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展厅内,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的年轻姑娘张莉还未走近展柜,就一口报出了“国宝”的大名,招呼同伴一起凑近观赏。大年初一下午,张丽和同伴相约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本想来‘躲清静’,没想到大年头一天就这么火爆!”小张说,“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这件银香囊的,它可是个‘网红’呢!今天看到实物,感觉比想象的还要精美,古人的智慧太了不起了!”
        被文博类节目“捧红”的“镇馆之宝”,还有凝聚两代文物修复人心血的“唐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唐镶金兽首玛瑙杯”、现存于世的三个虎符之一的秦“杜虎符”等一批文物。来自陕西汉中的刘女士一家三代六口人,已经是“二刷”陕西历史博物馆了,她解释说,前两年来的时候,孩子年龄小,还没上学,好多东西理解不了,这次全家乘高铁来西安玩,希望孩子能更有收获。
        西安本地人李先生带着两个外地朋友同游博物馆,他说:“虽然以前也来过,但印象不深了。前段时间几档介绍国宝的电视节目,拍得挺有意思,特别吸引年轻人。”“对,我们都在‘追’呢!所以,就把这儿定为了旅游的第一站。”李先生的两个同伴点头应道。
        这个春节,博物馆作为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精粹的窗口,为广大游客献上了一份红火有新意的“文化大礼包”,让喜庆的年味儿里透出了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
当前:A4(2018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