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农 绿色兴农 科技兴农
中共湟中县委书记 李晓舸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西宁市湟中县作为青海省的农业大县,现代农业正在稳步发展。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在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基础上,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破与立、量与质、点与面、建与治的关系,做到深度谋划、辩证施策。
  只有正确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才能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只有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的机制体制约束障碍,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焕发活力。2017年,湟中县“国字号”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流转承包土地8333公顷。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拼,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等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旧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激活土地要素,激发发展活力,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动力接续,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境界。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既注重扩量,更注重提质。围绕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构建“三圈三区”“种养加一体”“健康产业带”的发展格局,湟中县将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之路,在质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规模稳步扩大。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种植养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文化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推动农业由增量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乡村振兴涉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到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系统制定全县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及产业发展、深化改革、环境治理、文化复兴等分项方案。在推进过程中,要突出特点和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实现点面协同发力,还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苏尔吉村等发展典型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形成整体谋划、示范带动、全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建硬件”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治软件”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只有正确处理好建与治的关系,才能同塑乡村外形内神。下一步,我们既要推进“建”的项目,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41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3个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夯实“硬件”基础;同时也要做好“治”的文章,借助湟中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繁荣农村文化,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农村发展的“软件”品质。
当前:B1(2018年04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