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让福建厦门更具魅力
四月的福建厦门,绿色在城市深度蔓延,美丽在沃野缤纷生长,不少市民全家出动,踏青、赏花、拍照不亦乐乎,绿树红花间的一张张笑脸,写满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去年以来,厦门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再次提升了厦门市园林绿化美化水平。去年厦门市完成新增和改造提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696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55%。
绿雕花球花柱惊喜连连
位于鹭江道的“琴音鹭波”绿雕,成为一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自陕西的张女士,第一次见到如此大型的绿雕,兴奋地不停拍照。这组绿雕占地面积227平方米,高5.75米,直径达19米,由5万多棵小叶红草、绿草和2万多株鸡冠花等植物搭配而成。白鹭是厦门的象征,绿雕用旋律讲述鹭岛的传说,用鹭语传达厦门的气质,以框景形式展现,与对岸的琴岛相呼应,画中有岛,岛中有画,展现厦门独有的特色,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
除了绿雕以外,厦门市的绿化工作还给市民带来了许多惊喜。在厦门市人民会堂南侧绿地、湖滨中路与湖滨南路交叉路口、鹭江道和平码头、厦禾路莲坂转盘花池等重要道路的绿化带上,布置了花球、花柱,主要种植长春花、彩叶草等。经过精心养护和定时更换草花,如今,这些花球、花柱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道路景观增色不少。
钢筋水泥筑成的天桥,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穿上“花衣裳”以后,成了“空中飘扬的彩带”,多了灵动之美。去年,包括湖滨西路人行天桥在内的37座桥梁,经过彩化、绿化改造后,绿植花草与桥体一体化,不仅提升了景观效果,而且使市民的通行体验感受更佳,让整座城市的绿化效果更有层次感、立体感。
据了解,去年,厦门市园林绿化部门对重要沿线节点实施彩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完成绿化彩化桥梁37座共31.4公里,种植及储备草花770万株,在重点区域设置大型绿雕4组、花球227个、花柱41个、绿毯3600平方米,新增花箱、挂花、花钵14处约800个,大型三角梅造型景观近100处。
绿色休闲场所越来越多
如今,“去公园走走”已经成为厦门许多市民的常见生活方式,家门口的公园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筼筜湖畔原本有一处荒废多年的建筑基坑,基坑内一潭死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厦门市相关部门在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后,将这片寸土寸金的地块,改造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滨水公园,供市民休闲锻炼。如今,水塘的水清了,岸边的树绿了,园里的花开了,园林绿化部门还在园内增加了石凳、小广场等。环境得到改善后,也引来了成群的白鹭,这个小公园也因此得名为“栖鹭园”。一边是白鹭翩飞,一边是市民休闲锻炼,栖鹭园也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从杂草丛生、简易搭盖扎堆的自然山体,变身为生态野趣、满目苍翠的山地公园——薛岭山公园和虎头山公园,同样带给周边居民满满的幸福感。去年改造完成后,薛岭山公园增加了环山登山步道,对原有消防通道进行拓宽并提升为沥青路面,增加了照明设施。此外,还增设了供市民休憩的亭苑等景观。
让市民共享绿色新家园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是人们对厦门的一个形象比喻。经过不懈的绿化努力,如今厦门已经是“城在海上那片森林中”。
2001年,厦门市首次在岛内发现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13万多株,发病严重。厦门市立即拨出专款,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防控。历经十多年的努力,岛内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国家林业局2015年解除了湖里区松材线虫病疫区,今年2月初解除了厦门市思明区松材线虫病疫区,这就意味着厦门市已实现了岛内无松材线虫病疫点的工作目标。
厦门市还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去年,厦门完成造林面积约651.36公顷,其中林木采伐迹地更新完成约388.23公顷,占用征收林地补充造林约263.13公顷。全市营造林绿化完成面积约2724.67公顷,占任务2110公顷的129.13%,其中造林绿化面积约1483.07公顷(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1356.8公顷、生物防火林带造林10公顷、其他人工造林更新约116.27公顷),森林抚育1241.6公顷。
据介绍,今年厦门市国土绿化要实现营造林总任务约3156.67公顷(其中植树造林约1236.67公顷,森林抚育1920公顷),全市计划完成新增和提升改造城市园林绿地面积400公顷(包括新增公园绿地100公顷),完成40公里绿道建设,完成义务植树80万劳动工日。
马跃华 吴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