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生命繁花似锦
王立坤
        从200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原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算起,利国利民的“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12年。“书香”一词高频出现,读书学习在全国蔚然成风。那么,阅读对人生来讲,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提倡全民阅读呢?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当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时,人会变得沉静安然,会找到灵魂休憩的场所,会忘记忧愁,忘却烦恼。博尔赫斯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我也认为,阅读,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修行与救赎。当我们看了一天书从图书馆走出来,那种夕阳下的温暖感觉,就像是在一条隐秘的河中,沐浴归来,重回这真实喧嚣的现实世界,你也将重新反思和认识自己,这时的你,已与之前不同。
        阅读,是贯穿一生的事业,阅读,可以让人终身受益。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虽然我现今还未到老年,但当我再次捧起那本《红楼梦》时,已然不是少年时读它的那番滋味了。我不再是单纯地看其中人物情感纠葛的心境,而是会仔细思量,人生的境遇,世事的无常并反观自身。这种恍如见到故友却略显陌生的感觉,温暖而又独特。
        我想,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好处吧:在生活中,细腻温和地感知,清楚明白地表达,从容安定地行走,让自己与世界和解,在平凡中,体会蕴藏其中的美好和柔软。或者,将自己内心的细微感触,付诸文字,引起别人的情感共鸣、情绪共振,而不是仅有枯燥浅白的诉说。我觉得这或许是提倡全民阅读的初心所在吧:让中国人传承五千年的文明,于君子的儒雅风度中,保持独立与风骨,做有灵魂深度的、有爱意的中国人。
        而且,我认为,当人生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阅读就会成为一种重新认识自己的方式。与一本书相遇,其实就是与一个人相遇。在平静或无聊的日子里,享受着文字带来的快感,享受着内心涌动着的种种情愫。此时的阅读,已经抛弃了功利实用色彩,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契合愉悦,一种身心的放松休闲。“窗外有雨,案头有书”,说的就是这种闲适安然的阅读心境,此时阅读者的生命,已经有了根基,并且因为阅读,开出来诗意的花朵,不是么?
        时光流逝,阅读往往因孤独而起,但阅读终会以满足而终。在亲近一本书的过程中,流逝的成为光阴,你依然拥有鲜活的日子,并有可能,让自己的生命朴素却惊艳,繁花似锦。
当前:B3(2018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