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豆腐乳
谭词发
        走进重庆南岸区峡口镇,印象最深的是豆腐乳。
  豆腐乳又称腐乳,南北各地还有霉豆腐、酱豆腐等叫法,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早在公元五世纪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对豆腐乳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在峡口镇,制作手工豆腐乳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有村民挑着自制的豆腐乳到黄桷古道、真武山庙会售卖,成为一道古朴的风景。
  但凡有一定历史记忆的事物,都会勾起我的好奇心。而真正了解峡口镇的豆腐乳,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年春天,春光无限,我怀着踏春的激情来到峡口镇。那天,我和几位好友在峡口镇大石村农家共进午餐。餐桌上,腊肉炒蒜薹、石磨水豆花、凉拌侧耳根、土鸡炖汤等一道道农家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其中还有一盘豆腐乳。由于之前吃过不同地方、不同口味的豆腐乳,对豆腐乳这道家常菜也就见怪不怪,但听说盘中的豆腐乳是主人手工制作的,瞬间就有想尝一尝的冲动。
  当我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盛装豆腐乳的餐盘时,那一块块刚从瓶中倒出来的豆腐乳披着麻辣的外衣,静静地躺在餐盘中,等待着一双筷子将自己拨开,等待与舌尖亲密接触。我迫不及待地夹一块豆腐乳送到鼻前,瞬间香味扑鼻,沁人心脾。再将其送入口中细品慢咽,软糯鲜美,咸淡适宜,口齿留香。我第一次尝到了豆腐乳特有的峡口味道。
  原以为如此美味,必然与“祖传秘方”有关。孰料,制作豆腐乳的主人微笑着说:“熟能生巧。”简单的四个字,却囊括了浸泡黄豆、磨豆浆、滤渣、点豆腐、压制切块、稻草发酵、拌作料、裹菜叶、装罐等制作过程。每个环节虽然大同小异,但细微之处见真功。比如豆腐发酵的时间过长或过短,作料的多与少,都会对豆腐乳的味道有所影响。
  朋友李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峡口镇人,因常年在外工作,几年难回家一次。每逢佳节,他倍加思念母亲,包括母亲亲手制作的豆腐乳。在他的记忆中,每年冬至到腊八节前后,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豆腐乳,生怕错失良机,因为这期间做的豆腐乳不容易坏,味美可口。他说,豆腐乳既是峡口人过节时必不可少的一道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尤其是重庆的夏天,熬一锅粥,再配点豆腐乳、油炸花生米、泡豇豆或泡姜等小菜,胃口瞬间打开。
  远离故土的峡口镇人想吃家乡的豆腐乳,就像重庆人在外想吃重庆火锅,贵州人在外想吃贵州酸菜,怀念的不仅仅是美食美味,还有那份与美食有关的亲情、友情、乡情。 
        (据《重庆晚报》)
当前:A3(2018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