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一方人”的方敬走了,临终希望捐赠遗体
邱海鸿
        方敬老先生去世的第五天,清晨的天气有些寒冷,却没有阻挡住人们沉重的脚步。数以千计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神情肃穆,手持白菊,向方老的遗体鞠躬,做最后的告别。
        10月26日晚上,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现代乡贤”方敬在家中病逝。
        助学扶困是方敬人生中最鲜明的印记。1991年,他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岗位上退休,回到家乡江苏连云港赣榆的一个小渔村。20多年来,他拿出200多万元的积蓄,设立“景清奖学金”,帮扶260余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他用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的追求和情怀,带动了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感动一座城、润泽一方人”。
        10月30日上午,连云港赣榆当地给方老举行了追思会。而方老的遗体也如其所愿,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受恩师影响扶贫助学
  此前,方敬的遗体安放在赣榆区宋庄镇任庄村的家中,这里有个雅致的别名——“景清书院”,是用方敬恩师“胡景清”的名字命名的。老人在宋庄中学设立的奖学金,也叫“景清奖学基金”。
        方敬生前曾说,尊师是他的家规。“如果没遇到胡景清先生,我早就辍学了”。
        高中时期,方敬一家生活艰苦,吃不起午饭,只能喝水充饥,恰巧被班主任胡景清遇上。胡景清让他每天陪自己吃午饭,还包下了方敬的全部文具用品。
        胡景清的帮助影响了方敬的一生,也直接促成了他后来帮扶家乡260余位寒门学子上大学。与方敬的慷慨助学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的生活格外清贫。住在两间平房里,穿一双布鞋、一身旧衣,一天只吃两餐,自炊自食。“人要做到‘三不’:从不吃饱,从不穿暖,从不闲着。”方敬曾说。
        方敬一生与教育有缘。1949年7月,他走上讲台,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所,一直教到退休。“讲课费不低,我就都存了起来。”最终,他把这些钱“拿到农村去花”,花到贫困学生身上。
        倾尽积蓄,帮扶200余名寒门学子
        1931年1月,方敬出生于上海,祖籍连云港赣榆区。1978年春,正在上海教书的方敬回到赣榆宋庄乡,家乡的贫困落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宋庄仅有两间瓦房,多数人家用的都是芦苇编的席子。方敬老家任庄村更是几十年没出过大学生。
        当时,他便暗下决心,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随后,他每年都会回到家乡,用自己有限的工资资助当地贫困学子。
        1980年,他以3万元成立奖学基金会。1991年,退休后的他毅然返乡,并在两年后,在当地的宋庄中学设立了“景清奖学金”,每年会在开学典礼上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除设立奖学基金外,方敬还通过多种形式救助了200多名贫困生。
  帮助落后乡村变成远近闻名“文明村”
        在宋庄镇任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宁看来,方敬是村中一老,更是镇上一宝,他不仅倾囊助学,更是亲自授课。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改变了宋庄镇很多渔业村盛行的“上学不如上船,读书不如赚钱”的短视观念,激发了四乡八邻重教尚学的热情。
        如今,任庄村这个只有1400人的小村庄,已走出了140多名大学生,其中还有2位博士。
        被称为“现代乡贤”的方敬,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任庄村的老支书相恒柱回忆,方敬刚从上海回到村里,看到村里治安乱、环境差,“很是着急”。
        遇上卫生习惯不好的人家,方敬一连五六天上门打扫,主人家不好意思,最终养成了打扫卫生的好习惯。他还和相恒柱一起制定了管理办法。令人吃惊的是,几年下来,这个曾经脏乱的小村庄竟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据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思文介绍,方老先生为人低调,对别人的帮助,从来不愿多讲。直到几年前,经该区宣传部门做工作后,他才坦露了心迹。
当前:A1(2018年1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