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节 创新文明实践 培育文明新风
榕文

        冬日里,环卫工人在遍布街头巷尾的爱心茶摊可以随时喝到一杯热茶;清晨和傍晚,志愿者们自发地在内河边捡拾垃圾;斑马线前,机动车主动让行……行走在福州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点点滴滴的文明风景。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始终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积极创新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文明实践载体,持续推动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评选道德典范
  树立文明标杆

  凌晨5点多,天空仍是点点星光时,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的重型特种机械操作手郑贞良,已经热火朝天地忙开了。他的铲车穿梭在垃圾山中,来来回回,把垃圾推入填埋区域。
  这样与垃圾相伴的日子,48岁的郑贞良一干就是23个年头,用汗水换来万家洁净。“最美职工”郑贞良,堪称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的典范。
  以郑贞良为代表的道德模范群体,正越来越清晰地印刻在福州人的心中。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推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工作,不断开展学习宣传道德典型活动,让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全市共7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称号,16人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称号,6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1人荣登“福建好人榜”,69人获福州市道德模范称号,13户家庭获评省级以上文明家庭。
  在标杆的示范带动下,在如今的榕城,好人辈出、好事频现,一桩桩凡人善举如闪耀繁星,汇聚成引领福州文明风尚的强大力量。特困低保户拾金不昧、好心女子送迷路老人回家、公交司机及时救助发病女乘客……仅2018年11月,见诸报端的福州好人好事就多达15条。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目前,全市设有近两千个道德讲堂、百姓讲堂、文化讲堂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堂集群,13个市级家风家训主题教育基地、149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各类文明主题设施场馆。福州市积极运用这些阵地讲述“平民英雄”的故事,让身边好人和可敬可信的凡人故事走近百姓,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
  鼓励志愿服务
  培育时代新风

  每天清晨,家住瀛洲河一带的老党员林淑郁都会戴上红帽子、披上红绶带,与社区里的10多名巾帼志愿者一起沿河巡查。“我们组成了爱河护河志愿服务队,既参与河道沿岸垃圾清理,也劝导居民不乱倒污水、乱丢垃圾。”林淑郁感慨说,“市里花这么大力气治水,我们市民也要自觉维护好内河环境卫生,这样治理效果才能保持!”志愿者们的护河行动,是福州市大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的真实写照。
   此外,2018年,福州市以“助力新福州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了精准扶贫、文化惠民、助老扶幼等13项志愿服务行动,让志愿服务精神播撒在城乡大地。
  2018年,福州市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2个、省级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15个、省百家优秀志愿服务组织9个、省五星级志愿者7个,宣传推选市级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70个。这份透着善意与温暖的成绩单,是福州多年深耕志愿服务事业的结果。
  “我们站着就是一个‘警示灯’,每阻止一名闯红灯路人,就多消除一点安全隐患,就多贡献一份文明。”志愿者小黄说。在福州,越来越多像小黄这样的志愿者聚集到志愿服务旗帜下,用行动奉献社会。据统计,福州市实名注册志愿者已逾107万人。在29万党员志愿者、1.3万个党支部志愿团体带头下,广大市民“组团”投身志愿服务行动中,服务他人,提升自己。
  如今,福州志愿服务正朝着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一路前进。2018年,福州市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在闽江学院揭牌成立并开班;成立福州市首家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已入驻20多家志愿服务组织。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天新公益服务中心、美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民间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遍地开花。
  传承文化基因
  厚植文明根基

  福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将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与文明创建相结合,福州的文明根基越发厚重。
  “你我最美的样子,是爱上一本书……”漫步三坊七巷,这首为福州读书月创作的歌曲《最美的样子》不时响起。曲中描绘的读书景象,正时时在榕城大地上演。
  2018年是开展福州读书月的第13个年头。据悉,自2006年起,以“有福之州  书香满城”为主题的福州读书月活动就开始持续开展。13年耕耘,累计举办读书活动700多项,参与人数超过800万人次,福州读书月从最初的一株小树苗,茁壮成长为文明福州的响亮品牌。
  “拗九节”是福州本地传统节日,主题为孝老敬老,但囿于种种原因,差点被渐渐遗忘。2005年,福州市开始提升打造“拗九孝敬节”,让孝老敬老之风在节日文化中绽放光彩,至今已举办了14届。
  每一届“拗九节”,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村镇,为老人及居民提供医疗保健、煮粥送粥等志愿服务;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自发参与,免费发放拗九粥,上门帮扶孤寡老人……14年的坚持,“拗九节”从逐渐被遗忘到越办越大、越办越旺,成为福州市民必过的传统节日,孝老爱亲的情愫从家庭蔓延到亲戚、乡亲间,从族群温暖到全社会。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高考爱心直通车”活动也连续举办了12届、爱心茶摊活动连续举办了10届、“福州好人”大家评连续举办了7届……回望福州近些年的文明创建之路,“滴水穿石”“抓铁有痕”的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韧劲,时时彰显。

当前:B2(2019年0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