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郭志国 桂焱炜 张占杰)近日,河南省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汝绣产业园内,汝州市益永泰绣花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上百个机头嗡嗡作响。从单一的绣花加工到独立的成衣品牌,该公司迈出了转型的一大步。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岭地。如今,一座160家机绣企业入驻、1300多条机绣生产线投产、年产值达25亿元的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发展了起来。2018年7月,“汝绣”商标成功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成为汝州一张“新名片”。
作为资源型城市,汝州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提升,让“百里煤海”,水泥建材、钢铁铸造之乡的汝州向山水宜居城市嬗变。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汝州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建设了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特种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培育机绣纺织、汽车装备等新兴产业。
目前,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三期32栋标准化厂房顺利推进,23家机绣企业和5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近期将入驻;特种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一期24栋标准化厂房建成完工,8家企业入驻投产。
除了培育新产业,传统产业也华丽转身。汝州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和全域旅游的理念,打造了汝瓷小镇、温泉小镇、森林小镇等特色小镇。
汝瓷小镇按照“汝瓷+文化+旅游+科技”的产业发展定位开发建设,被评为国家级特色小镇;温泉小镇突出健康养生、医疗保健、文旅娱乐三大板块,成功入选全国十佳生态文化旅游乡镇、中国最具特色魅力乡镇;森林小镇以风穴寺、怪坡等风景区为核心,按照5A级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将重点培育发展科技教育、生态旅游等产业。
在推进产业转型的同时,汝州市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优势。作为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市)之一,汝州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理念,大力实施“三供三改三化三网”工程,(即供水、供气、供暖,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水系改造,环境净化、生态绿化、公共服务优化,智慧信息网、精细管理网、便民服务网),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和综合承载能力,搭建转型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