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一张张翻过,日子一天天逝去,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故乡的年味也仿佛从遥远的地方飘来……我使劲嗅嗅,一股熟悉的味道钻进鼻孔,直撞心怀,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我家的年夜饭来。
每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天不亮,母亲就上街采购年货了。太阳升起时,母亲就把年货背回家了,买回来各种肉类及所需的菜蔬。吃了午饭后,母亲就会把刷洗好的猪头肉、腊肉、香肠、鸡肉放置锅内煮。猪头肉还是杀年猪时特意腌制的。
正午时分,正在煮的猪头肉、腊肉、香肠、鸡肉的香味就渐渐散发出来了,这些香味混合在一起慢慢地在厨房里弥漫开来,引得我和兄弟几个食欲大振。这时,我们还会催着母亲给我们做糯米灌肠吃。母亲看见我们几个猴急的样儿,笑吟吟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等猪头肉煮得差不多了,才能煮灌肠。其实母亲早就准备好了食材:她将锅里滚烫的肉汤汁浇在泡好的糯米上,连汤带米地灌进洗干净的猪大肠里,然后用麻线捆扎好猪大肠的两头,放进锅里与猪头肉、鸡肉等同煮。约摸一小时左右,糯米的香味就溢出来了,母亲揭开锅盖,几圈鼓涨的糯米灌肠呈现在我们眼前。母亲捞出灌肠晾一会儿,就开始操刀切灌肠,一片片晶莹剔透的糯米灌肠散发着浓郁的香味直冲鼻孔,我迫不及待地夹一片品尝,咀嚼间,软、糯、黏、香味儿聚合在舌尖上,形成一种妙不可言的味道。每每这时,母亲就会嘱咐我们不要吃得太多,要留一点儿胃口吃年夜饭。
等到太阳落山之际,母亲做的年夜饭就弄好了,十样菜肴寓意十全十美。这时,父亲会在院子里放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除旧迎新,也揭开了年夜饭的序幕。
饭厅里灯火通明,大圆桌正中放一个电磁炉,上面摆放一大盆沸腾的肉汁汤,母亲将青菜、白菜、藕、洋芋、芋头、竹笋等逐一放进盆内,煮一盆杂锅汤。杂锅汤周围是众星拱月般的“五碗四盘”。在这里我不想介绍精致的“五碗四盘”,而单单来描写杂锅汤。因为,杂锅汤是最具地方特色的菜,家乡的年夜饭都会将之作为主菜居中。杂锅汤是家乡菜系里的佼佼者,因为它包含许多菜蔬,又聚合猪肉、鸡肉、腊味的精华(汤汁),它们互相掺合、渗透,烹饪出深受家乡人们喜爱的原汁原味的年味。杂锅汤散发的热气在餐桌上弥漫开来,传送出的温馨气息拂面钻心,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接受年味的濡染,也领会到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母亲在正式开饭前会给每人舀了一碗杂锅汤,并说道,先吃一碗杂锅汤暖胃驱寒,再慢慢品尝这“五碗四盘”,吃好喝好,过一个欢乐、舒心的大年三十。喝一口香浓的汤汁,夹一筷子可口的菜,说几句贴心的暖心话,满桌人笑逐颜开快乐充盈。父亲还会给每人倒上一杯酒,举杯祝辞:“辞旧迎新,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创造辉煌。干杯!”“干杯——”异口同声,幸福满怀。
年夜饭引发的乡愁,促使我今年也提前定购好了火车票,准备好行装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