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近日印发《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提出在统筹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将大力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彻底清理证明事项,清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公布并持续完善证明事项清单,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5年,各地各部门将会持续推进清理证明的工作。那些现实生活中一直困扰民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等,将逐渐减少,直到彻底消失。相应的,对那些经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一方面该减的尽量减,尽最大可能取消;另一方面要完善证明事项清单,让老百姓一体周知、心中有数。
证明大多围绕民生,如亲属关系、社保、身份、户口、医保、婚育状况、死亡等,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而针对企业的各项证明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关乎政府行政效率、行政质量,关乎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奇葩证明等遭诟病已久。尽管其中可能存在办事程序、责任分担以及部门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必要性,但总体而言,层层叠叠、形形色色的证明,烦了民众的心,拖了市场的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奇葩证明的存在,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确有供其滋长的土壤。如各地各部门政务烦冗、政令多头等;又如个别官员或机关办事人员习惯于设置障碍,以彰显其存在价值等;还有部门之间交流不畅、互为壁垒等。
改革的触角和边界延伸到哪里,奇葩证明就会在哪里销声匿迹。这也要求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改革,优化服务,真正把方便民众与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放在心上,让民众和企业不再为不必要的事情跑腿,切实提高公众的改革“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