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六学六育”助力脱贫攻坚
中共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永兴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去年以来,互助县创新开展以“学党的理论,育信念坚定的明白人;学核心价值,育时代精神的践行人;学惠民政策,育美好生活的感恩人;学脱贫典型,育圆梦小康的带头人;学文明新风,育移风易俗的垂范人;学传统文化,育中华道德的传播人”为载体的“六学六育”主题活动。

    精心谋划,统筹安排部署。为切实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解决群众主观意识、思想认识和干部作风、为民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互助县委宣传部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和关心群众”为目标,深入乡镇、村社广泛调研,根据县情实际和调研情况,制定印发了《互助县开展“六学六育”主题活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互助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对活动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等进行了部署。各乡镇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细化了活动目标和任务,形成了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

    突出宣传,统一群众思想。抽调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干部、道德模范、致富能人、联姻结队干部等组建县、乡两级宣讲团,结合“四下乡”“冬春季轮训”“志愿服务”活动等,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形式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党的大政方针、各项惠民利民和扶贫政策等,大力推进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进一步向基层覆盖延伸,实现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注重教育,培育感恩新人。坚持正面引导,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进村入户等形式深入开展群众感恩教育。通过新旧生活对比、算收入账等措施,教育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意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支持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已开展感恩教育活动288场次。同时,依托全省农村干部学院,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锻造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坚持示范引领,积极挖掘培树脱贫光荣户、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等,用身边典型引领群众摈弃“等靠要”思想。共表彰命名脱贫光荣户118户,挖掘扶贫领域各类先进典型147人次,各级各类道德模范104名。

    树立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制定印发了《互助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互助县关于做好全省“精神脱贫”破除陈规陋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互助县农村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试行)》。编印发放《互助县移风易俗曲艺汇编》3000册、《移风易俗》宣传手册1万册,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贤孝、花儿、三句半、快板等曲艺节目。试点先行,全面统筹推进,确定试点村34个,各试点村工作成效初显。至目前,全县婚事新办151例,丧事简办203例,喜事俭办156例。

    以文化人,凝聚精神力量。创作精准扶贫系列小品《迁居故事》,快板《为十九大喝彩》、小品《送彩礼》《退彩礼》、快板书《精准扶贫暖人心》等一大批展现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引起了广大观众思想共鸣。在两节期间,大声势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展演、花儿印象演绎活动、青稞酒“拳王”擂台赛、社火展演、庆新春闹元宵、彩虹冰雪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凸显民族地域特色和传统民俗文化,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注重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把主题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结合全省“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深入开展民情民意大调查、矛盾纠纷大排查、群众困难大梳理等活动,以拉家常、谈心交流的方式,走村入户访民情,倾听群众对干部作风、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意见,了解群众在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真正把群众所需所盼查实找准。共走访4万余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17件。

当前:B1(2019年03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