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爱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张德湘:五个孩子的好妈妈
本报记者 漆世平

 

 

    3月5日,四川省宜宾市“讲好宜宾故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故事会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志愿者专场在宜宾市委党校举办。活动中,筠连县孔雀乡中心校教师辛志平动情讲述了奋战在孔雀乡扶贫第一线的“爱心妈妈”张德湘与5个孩子的感人故事。

    这一切,还得从2016年的7月说起。

    孔雀乡第一位“爱心妈妈”

    2016年7月的一天,孔雀乡党委书记曹莉对时任孔雀乡党政办副主任的张德湘说:“小张,乡里实施‘爱心妈妈’工程,你愿意认领一两个孩子吗?”

    原来,平均海拔超过900米的孔雀乡,属偏远山区,孔雀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多次入村调查中发现,为了生计,乡里的许多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不少贫困家庭都是“老”带“小”的家庭格局。

    “虽然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一些贫困家庭的低保、房屋修整等问题得以解决,但贫困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心病。”据张德湘介绍,孔雀乡现有贫困留守儿童62人。

    为了帮助这些贫困留守儿童,孔雀乡党委、政府把“要让贫困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提上了帮扶日程。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孔雀乡组织开展了“爱心妈妈1+ X”关爱帮扶贫困留守儿童活动,发动全乡有条件的女职工和女教师踊跃担任“爱心妈妈”,实行“1+ X”结对认亲制度,由1名“爱心妈妈”定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

    “当时,我刚成为一名母亲,深知没有母亲关爱的孩子有多不幸,便立即申请加入到‘爱心妈妈’行列。”就这样,张德湘成为了孔雀乡第一位“爱心妈妈”。

    “我们有妈妈了”

    根据安排,张德湘成为孔雀乡中心村贫困留守儿童张琴、张强姐弟俩的“爱心妈妈”。当时,姐弟俩一个11岁,一个10岁,母亲外出多年,杳无音信,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极少回家,一直跟随年近八旬的爷爷张邦华一起生活。

    张德湘回忆,第一次去张琴家时,当她说明来意后,张琴冷漠地看了她一眼,便扭身进了屋,“啪”的一声将门关上了,张强则流着鼻涕,缩在张邦华的背后。张邦华一边责怪孩子们不懂事,一边对张德湘解释:“孩子们从小没见过妈妈,最听不得‘妈妈’这个称呼。”

    走进张琴家,那凌乱的房间、黝黑的双手、冷漠的眼神,都让张德湘感到心痛。“虽然心里十分忐忑,但为了让孩子们接受自己,我只好一次次登门。”张德湘说。

    张琴家住在半山腰,从孔雀乡政府到他们家要走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山路崎岖,陡峭难行,有时走着走着还会突然下雨,让本就泥泞的山路变得更加难行。但不管工作有多忙,山路有多难走,每周张德湘都会抽出时间去两三次,每次去都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为孩子们辅导学习。

    2017年元旦前夕,张德湘和20多个“爱心妈妈”带着饺子皮、肉馅、水果等来到张琴家举办联欢会,妈妈们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表演节目。

    “饺子香不香?”吃饺子时,张德湘问孩子们。

    “香!”姐弟俩异口同声地答道。

    “有街上的好吃吗?”张德湘又问道。

    姐弟俩却摇了摇头。原来这是他们俩第一次吃饺子,他们第一次知道饺子是什么味道。

    “饺子,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原来那么陌生,就像妈妈的爱,从不曾感受到过。”如果说,张德湘以前对孩子们的付出和关心更多的是因为恻隐之心、工作任务,那么,在这之后,张德湘对他们的疼爱,则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张妈妈,谢谢您”

    长期的相处,拉近了张德湘与孩子们心与心的距离,孩子们也从第一次见面时的陌生、抗拒,到经常和她聊起学校里的趣事,对她露出开心的笑容。

    “张妈妈,我有件礼物要送给您,谢谢您来到我们身边。”2017年8月的一天,张德湘像往常一样来到张琴家,为姐弟俩辅导功课,正说着,张琴忽然神秘地转身进屋取出了一件她亲手编织的红色桃心,送给了她亲爱的“张妈妈”。

    如今,14岁的张琴已经是孔雀乡中心校初二的学生,张德湘给她买来了书籍,并和她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13岁的张强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孩子们缺少妈妈的关爱,我尽自己所能弥补他们在情感上的缺失。每当看到他们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张德湘表示。

    2018年9月,张德湘被下派到凤牌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她了解到凤牌村二组的贫困户梁廷付家有两个留守儿童与张琴姐弟俩有相同的遭遇后,她又和他们结了对。

    “他们也叫我张妈妈。”张德湘每次下村入户时总会去看望两个孩子,孩子们也在她的照顾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在与贫困留守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张德湘对远在西昌老家的孩子也更加思念。今年初,她终于将自己3岁的儿子接到了身边。“一有空,我便会带着儿子一起去看望他的哥哥姐姐们。”

    张德湘是孔雀乡“爱心妈妈”团队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来,孔雀乡的“爱心妈妈”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如今的几十个,越来越多的当地女性加入到了“爱心妈妈”的队伍中,让乡里的贫困留守孩子们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

当前:1版(2019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