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蒲江县麟凤村加强文明新村建设
初春的阳光回归蓉城,沿着红绿相间的乡村绿道走进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麟凤村,茶山起伏绵延,民居白墙黛瓦,整个村庄整洁有序,如诗如画。
◇ 从“荣辱榜”到“星级墙”,爱美比美成了乡村风气
在麟凤村,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里设立了“荣辱榜”,定期评出先进和落后家庭,在村口最显眼的公开栏内设有一面“星级墙”,用照片直观“晒”出各家的卫生环境整治情况,并对各家进行星级评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村民悉心打造的美丽庭院。“乡村是熟人社会,谁家上了荣辱榜被曝光,不用干部上门就自觉动手整改了。星级墙更能提升村民的荣誉感,形成爱美比美、互比互评的氛围。”麟凤村村主任陈昌文说。
“这就像一面荣辱镜,既能最直观地折射各家的整治情况,也能激励村民为荣誉而时刻自发保持动力。”长期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成佳镇农林站负责人张翼认为,一面“星级墙”激活了村民共享的自觉性,一张“荣辱榜”调动了群众长期参与的积极性,在长效机制作用下,追求“美丽”已成为每个麟凤村民的自觉行动。如今,村民还会自觉认捐、认建、认养村内公共设施或绿地,都会在“荣誉石”上刻下姓名。如今,6660余公顷茶海间筑起的花圃中郁金香、海棠盛放,成了麟凤村的一道风景。
◇ 从“袖手看”到“动手干”,美好愿景激发村民共同参与
挽起袖子,穿上雨靴,拿起铁锹,铺好草皮。春日暖阳给周末带来慵懒的休闲时光,但是对于常年在成都蒲江县城工作的郑洲来说,现在可不是休息的时间。原来自从他回乡开起了民宿,以前一向“袖手看”的他,现在最开心的事便是自己动手,让家里家外越来越漂亮。
“看,咱们这里是不是很美?”顺着郑洲的指引望去,一条红绿相间的绿道从麟凤村穿过,绿道旁,一条条木制栈道和石板铺成的步道向茶山深处延伸。沿着栈道走进去,清澈的小溪、起伏的茶山、幽深的马尾松林、大片海棠和茶花,让人心旷神怡。
可是,搞民宿旅游,除了有资金,有房屋,还要有理念。郑洲心里清楚,位于成佳茶乡AAAA级景区内的麟凤新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110幢川西民居风格的小“别墅”组成的农民新型居住区不仅配套完善,风貌优美,周边还有茶山环抱,有着成片的马尾松林和千亩海棠和茶花,更是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可是该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点?
绕着村里营业开放的民宿转了几天,郑洲也带着一脚泥一头扎进家门口的茶园。清除堆放的陈年杂物,种下大片海棠,搭起玻璃栈道,脚下的茶海与天边的丘陵相映成趣,他家的庭院一天一个样。看到变化的村民纷纷效仿,转变意识共同参与渐渐成了村里的风气。“亲戚朋友来了都羡慕,说我这小花园比城里住着还安逸。”郑洲说,尽管每天都要在房前院后忙一两个小时,但干净整洁的环境也带火了他的民宿。
“动员村民投身美丽村庄建设,让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美丽村庄建设的好处,实现了从‘冷眼观’‘袖手看’到‘拍手赞’‘动手干’的转变。”村主任陈昌文说,现在村里村民们对环境整治干劲十足,共建、共管、共享的氛围逐渐形成,不仅能迅速收齐过去比登天还难收的卫生费,村民们还养成了垃圾自觉分类处理定点投放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