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凝聚社会正能量
——广东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侧记
王聪 李强

    44岁的李晓光此前曾经历煤气爆炸事故,全身76%重度烧伤。但他凭着坚毅的性格和家人的支持,走出了人生窄巷。2018年,他们一家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家庭”。

    寻找广东“最美家庭”活动,是广东大力开展家庭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一个个好家风的“因子”凝聚起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打造一批好家风

    培育阵地

    培育好家风,阵地、平台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广东大力建设传承弘扬好家风的载体,推动实现基层、城乡阵地全覆盖。

    日前,在惠州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的车氏宗祠,一场“传承好家训,弘扬好家风”的孝文化课吸引了众多小学生和家长前来聆听。自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以来,已开展了多场传承家风家训活动。据悉,去年以来,广东扎实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在全省建设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其中就包括倡导和培育优良家风。

    如今,广东各地的城市景观,融入了更多优秀家训家书家风文化元素。例如,一批家风家训主题社区、广场、长廊、公园、文化墙、文化街相继建成,通过雕塑、石刻、书法、图书、曲艺、纪录片、微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利用彩绘墙、宣传栏等载体,将“百善孝为先”等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和优秀家训家风具象化、立体化地展现出来,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了解“家+文化”。

    走进乡村的家风文化宣传场馆,可以看到历史名人名家家风家训、民间优秀家风家训、当代本地优秀家风家训、好家风故事等内容。目前,广东广大乡村地区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祠堂,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村史馆、农耕馆、家训馆、好人馆,并以实物、文物、史料为依托,运用多媒体展示和声光电技术手段传播优秀家训家风文化。

    选树典型引领家庭

    文明新风尚

    培育、传承好家风,广东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全国或广东省“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以及广东“最美家庭”“广东好人”,辐射带动更多人,引领了家庭、社会文明新风尚。

    在一张珍藏的老照片上,“钢铁战士”麦贤得军装笔挺,笑容灿烂。40多年前,李玉枝首次从照片中看到麦贤得,决定接下照顾“战斗英雄”的重任。麦贤得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2017年,他被授予“八一勋章”。这些年来,李玉枝悉心照顾有严重后遗症的丈夫,使麦贤得从一级伤残病人,到能正常生活,创造了医疗护理史上的奇迹。

    陈如豪、吴清琴夫妇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1997年,陈如豪、吴清琴夫妇时年21岁的儿子陈文亮在抓捕飞车抢夺的犯罪嫌疑人时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至今昏迷未醒。多年来,陈如豪、吴清琴夫妇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不离不弃。

    从磨难中走出来后,在工作上,李晓光通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800件,其中300多件已获得国内外授权。关于如何教育女儿,李晓光认为让她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最重要的。身教大于言传,李晓光把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共计1万多元的奖金全部捐给灾区,之后他还多次举办公益演讲活动,分享亲身经历,感恩社会的关怀。

    全省各地掀起

    传承好家风热潮

    “男女都一样”“传承良好家风,争做‘最美家庭’”……去年3月1日上午,东莞地铁2号线首趟“家庭文明号”徐徐驶入鸿福路站,在干净整洁的车厢里,家庭文明氛围浓厚,宣传画图文并茂,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优良家风、共建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

    去年,广州、惠州等地还联合宣传文化部门,共建家风文化主题生活区及家风家训馆,讲述名人家风故事,弘扬传统岭南文化和新时代精神;以“树廉洁家风,促党风政风”等为主题,梅州、湛江等市发出廉洁家庭倡议,举办廉政文章共读、家风征文、家训征集、书画展等活动,让廉洁文化进家庭,以淳正家风带动清廉政风。

    广大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正因如此,广东深入开展了贤内助、好婆婆、好媳妇、好警嫂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加入家长学校,参与家教培训,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促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生活和谐健康。

    加强优秀家风家训教育,需要推动家校共育。如今,越来越多关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内容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课堂,让学生从小接触家风家训文化,理解其内涵,并且自觉践行道德准则。

当前:3版(2019年03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