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台 农业大县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路径
杨宽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三台作为四川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绵阳唯一的百万人口大县,牢牢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现代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强县之路。

    以先进科学规划理念为指南针,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健全完善镇村规划体系、乡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坚持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加强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推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县城+特色镇+幸福美丽新村”“特色镇+特色村+产业园”等模式,探索建立城乡互通、区域互融、跨区跨界的融合发展机制。集中力量、聚焦重点,优先打造一批有产业基础的村,优先建设一批集中聚居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县域功能分区,分类推进北路统筹城乡示范区、南路扶贫攻坚示范区、东路乡村振兴试验区、西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建设。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落脚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湖(库)长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大规模绿化梓州行动。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和行政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推广“小组微生”建设模式,扎实开展“四好村”创建,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打造新型农村民居典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方案,加大县级财政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力度。依托农村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河湖观光等业态,开发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大力建设县级以上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

    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先行兵,持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持续开展“感动梓州十大先锋”“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活动。坚持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传承好石刻、木刻、剪纸等特色手工艺,加强产品包装销售,挖掘提炼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对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培育乡土文艺人才,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优秀乡村文艺作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着力打造一批集农业文化创意、生态饮食体验、特色食材交易和全域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以实现乡村社会善治为奠基石,着力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围绕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全面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继续推进“五联创建”,探索推行民选、民议、民建、民管的村组公益项目建设新模式。扎实推进“法律七进”,全面推进法治村(社区)创建和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完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办道德点评台、道德评议会、道德讲堂等,推进乡村诚信制度建设,引领良好道德风尚。

当前:3版(2019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